刘方平 春怨:细腻笔触描绘闺中幽怨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9日 阅读:54 评论:0

   一、刘方平其人其诗

刘方平 春怨:细腻笔触描绘闺中幽怨

  1. 刘方平生平简介

  2. 刘方平诗歌成就

   二、《春怨》鉴赏

  1. 题目概述

  2. 诗歌内容赏析

  3. 艺术特色

   三、结语

   一、刘方平其人其诗

   1. 刘方平生平简介

  刘方平,字君和,号海山,唐朝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唐德宗末年至唐顺宗时期。刘方平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刘商,曾任秘书郎、知制诰。刘方平自幼天资聪颖,博览群书。二十岁时,进士及第,授任校书郎。后历任左拾遗、监察御史等职。刘方平一生仕途坎坷,曾在贬谪中度过了许多年。但他始终不改其诗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2. 刘方平诗歌成就

  刘方平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以细腻清丽的笔法见长,善于捕捉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并用优美的语言将其表现出来。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闺怨离别、咏物言志等,其中尤以闺怨诗最负盛名。刘方平的闺怨诗,多以女性的口吻,诉说离别之苦、相思之情,曲折细腻,感人肺腑。

   二、《春怨》鉴赏

   1. 题目概述

  《春怨》是刘方平的一首代表作,也是唐诗中著名的闺怨诗之一。此诗通过一位深闺少妇的独白,抒发了其在春日里独守空闺的幽怨之情。

   2. 诗歌内容赏析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言,分为两层。前两句为第一层,写春光烂漫,景物明媚,衬托出少妇的寂寞与幽怨。首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展开对春日景色的描写。玉门关,位于西域,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在少妇的眼中,春风似乎不能吹拂到玉门关外,暗示着其丈夫远戍边关,而她只能独守空闺,与丈夫天各一方。次句“却将幽思随雁回”,点明少妇的幽思。雁是候鸟,每到春天,它们便会从南方飞回北方。少妇看到雁阵飞过,不禁思念起远方的丈夫,希望丈夫能像雁一样早日归来。

  后两句为第二层,写少妇独自一人在春闺中的寂寞与无奈。第三句“庭树不成啼鴃侣,日长惟有杏飞”,描写庭院中的树木和杏花。鴃侣,是指鴃鸟夫妇。在少妇的眼中,庭树不成鴃侣,杏花独自飞舞,更衬托出了她的孤单与寂寞。末句“一曲笙歌春欲暮,满院落花帘不捲”,写少妇独自一人在春暮时分吹奏笙歌,满院落花,帘子却始终没有放下。这句诗既表现了少妇的寂寞与无奈,也暗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与等待。

   3. 艺术特色

  《春怨》一诗,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语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

  2. 运用比兴手法,以春风、大雁、庭树、杏花等意象来烘托少妇的幽怨之情。

  3. 采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少妇的孤单与寂寞。

  4. 诗歌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结语

  刘方平的《春怨》一诗,是唐诗中著名的闺怨诗之一。此诗通过一位深闺少妇的独白,抒发了其在春日里独守空闺的幽怨之情。诗歌语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标签: 当代文学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979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