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敲释义
1. 推敲含义
何谓“推敲”?简要来说,推敲就是推敲诗句,反复斟酌诗句的字句、音律、词语,以达到诗句精炼、优美、意蕴深远的艺术效果。
2. 推敲起源
相传,唐代大诗人贾岛经过一番精心构思,写出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然而,贾岛对这句诗仍不满意,于是反复推敲,将“僧”改为“客”。贾岛反复吟诵,越觉得“鸟宿池边树,客敲月下门”更有意境,这才决定将诗句定稿。
二、推敲技巧
1. 审题慎思
作诗前,要先审清题意,明白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内容。然后,要反复思考,酝酿诗意,使诗句自然流畅,言之有物。
2. 反复推敲
在作诗过程中,要反复推敲诗句的字句、音律、词语。对于字句,要斟酌字词的含义、色彩和音韵,使之妥帖得当,恰到好处;对于音律,要讲究平仄相间,节奏和谐,避免拗口和晦涩;对于词语,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使诗句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3. 追求意境
推敲诗句,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诗句的意境。诗句的意境,是指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画面所融合而成的意境。一首好的诗,要有鲜明、深远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诗句时,能引起共鸣,产生联想和想象。
三、推敲实例
1.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中,杜甫反复推敲每一句诗,使诗句精炼、优美、意蕴深远。如,“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杜甫反复斟酌了“风急”和“天高”两个词语,最终将“风”改为“风急”,将“天”改为“天高”,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更能体现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2.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中,李白反复推敲了每一句诗,使诗句简短、优美、耐人寻味。如,“床前明月光”一句,李白反复斟酌了“床前”和“明月”两个词语,最终将“床”改为“床前”,将“月”改为“明月”,使诗句更加精炼、优美。
四、推敲的重要性
1. 提高诗歌质量
推敲是提高诗歌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反复推敲,可以使诗句更加精炼、优美、意境深远,从而提高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2. 提升诗人素养
推敲的过程也是诗人提升个人素养的过程。通过反复推敲,诗人可以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丰富诗歌文化
推敲是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反复推敲,诗人可以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丰富诗歌文化遗产,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989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