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哪里?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9日 阅读:73 评论:0

   1.出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哪里?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廉颇和蔺相如写的合传。列传记述了廉颇与蔺相如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赵国所作出的贡献。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文

  原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易璧。赵王及群臣议,皆欲予璧与秦。蔺相如请行,持璧却秦使,完璧归赵。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大夫。

  廉颇闻之,谓赵王曰:“臣乃文臣,不如蔺相如之位,则解、张、邹、杨之伦实有余矣!”赵王曰:“子不知也。相如虽文士,然一介之使,至强秦而挫其锋,三辞而后受所奉璧,使秦王拜而送之。此相如所以为贤也。赵王弗能用,遂谢病归。

  廉颇之妻闻之,曰:“君何以怒而归?”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一介之使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今拜相,我不能堪也!”妻曰:“君之位尊而功多,今不能容一相如,君之名实未必称也!且士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以(一)介之忿,弃功名,事秦而不事赵,是无勇也。且以君之功,不患无位。遂强起,复请为赵将,击齐大破之,取临淄,封为乐毅侯。

   3.翻译

  廉颇是赵国著名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了赵国的将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廉颇因此被封为上卿,他的英勇事迹传遍了诸侯国。蔺相如是赵国人,他最初是赵国宦者令缪贤手下的门客。赵惠文王在位期间,得到了楚国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后,派人写信给赵王,希望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赵王和众大臣商量,都愿意把和氏璧送给秦国。蔺相如请求出使秦国,拿着和氏璧驳回了秦国的使者,完璧归赵。赵王认为蔺相如功劳很大,拜他为上大夫。

  廉颇听说这件事后,对赵王说:“我不过是一个文臣,不能像蔺相如那样身居高位,可那些解、张、邹、杨之类的人,我的功劳也远远超过他们了!”赵王说:“你有所不知。蔺相如虽然是个文人,但他只身出使,到强大的秦国去挫败了秦国的气焰,三番五次的拒绝秦王,才接受了秦王送回的和氏璧,让秦王拜谢送回。这就是蔺相如贤能的地方。”赵王不能采纳廉颇的意见,于是廉颇便借故告病回乡。

  廉颇的妻子听说这件事后,问道:“你为什么发怒回乡?”廉颇回答说:“我身为赵国的将领,立下了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是一介使臣,却地位在我之上,再说蔺相如本来就出身低贱,现在竟然拜相了,我实在不能容忍!”妻子说:“你的官位高、功劳大,现在你却容不下蔺相如一个人,你名副其实吗?士之所以区别于普通人,就在于他能把生死大事托付给别人,能把百里之地的命运寄托给别人,碰到大节时不可动摇。你因为一时的愤怒,抛弃功名,去事奉秦国而不事奉赵国,这是没有勇气的表现。再说以你的功劳,不愁没有官位。”廉颇于是强打起精神,请求重新担任赵国的将领,他攻打齐国,大获全胜,夺取了临淄,被封为乐毅侯。

   4.结语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是廉颇的妻子对廉颇说的,意思是:三军的主帅可以被敌人夺走,但个人的志向是无法被夺走的。廉颇的妻子劝他不要因为一时的挫败而放弃自己的志向,应该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就。

标签: 当代文学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017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