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字的诗句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常见,它指的是“滑稽”的意思。这种诗歌表现手法贴近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洞悉。
白居易《景成王东园二首》的第一首,“苏堤春晓”一诗以描写苏堤春日的景象为主题,其首句即以“苏堤”一词开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诗人笔墨生动地刻画出一幅落寞的长者形象,通过“愁”字的夹杂,展示了长者内心的无奈情感。整首诗用咏物的手法,反衬了诗人心中的慨叹。诗人既抒发了对虚岁的感慨,也表达了对环境的爱慕之情。
俞樾所写的“苏氏家塾壁”是一首咏史诗,主题是对于宋代名臣苏轼一生的深情挽歌。其中,第二句即以“苏”字为首:
二后时卷中,前生岂独有?
襟怀才可贵,文章识天下。
诗人通过观察苏轼的人生历程,表达了对于苏轼的高度赞美,周纳了其为人、为文的优点。消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苏轼爱憎分明,对于政治的观点也很坚定,这样的特性为他的作品增色不少,且为历史洪流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一句“溪暮苏杜”,将唐代诗人苏锴和杜牧并列在一起,并以“溪暮”提到他们在被自然景物所熏陶的田园中写下了不朽的代表作。
落日熔金,江上无数归鸟。
渐感此格,吾师为苏杜人称。
辛弃疾深受眼前诗境的震撼籍此,叹为观止。用“此格”来形容苏杜的诗歌,主要是指他们笔下的自然景物不再是那些常规的日出日落、晨露夜雨,而是对深处大自然中的卧龙虎踪、风水灵秀的嫻熟描绘点明,整首诗表现出了辛弃疾对于思古之情的回味,引人思索。
舒婷让“苏”字消失了滑稽的色彩,而成为了一种久远寄托人们心情的符号。她在了《良辰美景奈何天》一文中写道:皎洁苏东坡,聊以消忧。
这句话是她感慨苏东坡的才情和他在“良辰美景”所表现出的豪情壮举。在今日,人们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内心的消遣压抑与寻找宁静。
含有苏字的诗句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力和对于自然、心境、历史等方面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苏轼等文化名人的支持。正是它们带着诗人对于世界的感悟使我们的经典诗歌充满了魅力与内涵。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0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