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元夕》赏析
一、萧萧雨声,凄寒的元宵夜
南宋末年,大权旁落,民不聊生。词人辛弃疾,一身孤愤,壮志难酬。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元宵之夜,他登上了赣州城头,凭栏远眺,满怀悲愤和感慨,写下了《西江月.元夕》。
1. 萧瑟《夜》色,茫茫《寒》意
元宵节本应该是热闹喜庆的日子。然而,词人的笔下,元宵之夜却是如此萧瑟凄凉。
"萧萧雨声",这是雨声,更是词人心境的写照。风雨飘摇,正是词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寒欲破",词人以草木的枯寒来比喻元宵之夜的阴冷。词人不禁发出疑问:这一片萧索的寒意,什么时候才会消散?
词人的笔触,准确地捕捉到了元宵节的萧瑟与哀凉,也透露了他内心的隐痛。
2. 人闲《桂》花落,地冷《灯》火稀
萧萧的雨声中,元宵节的夜晚渐渐消散。词人环顾四周,只看到一片萧瑟与冷清。
"人闲桂花落",一边是人迹寥寥,街上冷冷清清;一边是桂花凋谢,更添了几分萧瑟。
"地冷灯火稀",天寒地冻,灯光稀疏。不复元宵节的热闹与繁华,更增加了节日的寂寥和悲凉。
词人的笔墨,勾勒出元宵节之夜的凄冷景象,也映射出词人心中的失落和忧伤。
二、春风不知,谁家邻女隔墙来
1. 《春》风《尔》来为《阿》谁?
在一片萧瑟萧瑟中,词人听到了一阵春风吹来的声音。春风是生机的象征,但词人在寒冬腊月的元宵之夜听到春风的声音,却感到格外寒冷。
"春风尔来为阿谁?"词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似乎在问春风是为谁而来,又或是问春风带来了什么。
词人从春风中感受到了一丝温馨和希望,但也感受到了一丝凄凉和悲哀,春风来了,代表着冬天的寒冷即将过去,万物复苏的春天即将到来。
2.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这句词是词人想象中的画面。他在春风的吹拂下,看到了落花飞舞,看到了双燕戏水。
"落花人独立",词人独自一人站在落花纷飞的树下,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微雨燕双飞",一对燕子在雨中翩翩起舞,给这萧瑟的元宵之夜增添了一抹生机。
词人以动衬静,以燕子的双飞来衬托自己的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结尾
《天》地《寂》无《人》,唯有《夜》常在
词人写到这里,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天地寂无人",天地之间,一片空寂,没有了人烟。
"唯有夜常在",只有漫漫长夜还陪伴着词人。
这是何等凄凉的景象,又何等苍凉的心情。
词人通过这样的刻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悲愤。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元夕》,通过对元宵节之夜的萧瑟与凄凉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愤懑和感慨。这首词不仅是一幅元宵之夜的写生画,更是一曲表达词人羁愁的悲歌。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235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03im
2025-05-04im
2025-05-04im
2025-05-04im
2025-05-03im
2025-05-05im
2025-05-04im
2025-05-04im
2025-04-20im
2024-03-02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