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苏洵: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深厚的文学造诣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2日 阅读:85 评论:0

   一、苏洵概况

苏洵: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深厚的文学造诣

  苏洵(1009年1月23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散文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嘉祐二年(1057年),赐进士出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卒赠光禄寺丞。其文汪洋恣肆,气势磅礴。与欧阳修、韩愈并称“三大家”。著有《苏洵集》、《嘉祐集》、《谥法》、《几策》等。

   二、苏洵生平

  苏洵的父亲苏序,字仲常,号东坡居士,是一位进士,曾任州判官。苏洵的母亲程氏,是一位贤惠能干的女性。苏洵从小聪明伶俐,4岁能诵诗,6岁能写文章。13岁时,他离开家乡,到成都求学。17岁时,他考中秀才。20岁时,他与程氏结婚。24岁时,他生下了儿子苏轼。26岁时,他生下了儿子苏辙。

   三、苏洵文学成就

  苏洵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以议论为主,驳杂多变,风格奇特,汪洋恣肆,气势磅礴。他的散文主要有《几策》、《谥法》、《权书》等。其中,《几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文共20篇,每篇论述一个问题。他以纵横捭阖的气势,论述了治国安邦的方略,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四、苏洵在政治上的贡献

  苏洵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他曾上书宋仁宗,建议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冗官,兴办学校,发展经济。他的这些建议,对宋仁宗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嘉祐二年(1057年),苏洵被赐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校书郎。嘉祐四年(1059年),他被任命为谏官。他多次上书宋英宗,批评时弊,提出改革建议。他的这些活动,对宋英宗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苏洵对后世的影响

  苏洵的文学成就和政治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被后世文人所推崇,他的治国安邦的思想也被后世统治者所效仿。他与欧阳修、韩愈并称“三大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被收入《古文观止》、《全宋文》等选集中。

   六、苏洵墓

  苏洵墓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洵祠内。该墓为砖室墓,墓室长3.2米,宽2.4米,高2.1米。墓前有石碑一通,上刻“宋故秘书省校书郎苏公墓”字样。

标签: 诗歌与人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254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