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百年豪情只为天下 大江流日夜 八方风起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3日 阅读:73 评论:0

   一、苏轼与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百年豪情只为天下 大江流日夜 八方风起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伟大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曾多次被贬谪,但其乐观豁达、旷达潇洒的人生态度以及积极入世、关心民生的思想始终贯穿其诗词创作之中。

  赤壁之战,发生于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企图统一中国,而孙权、刘备联合抗曹,于赤壁大破曹军。这场战役对三国鼎立的局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苏轼于公元1082年被贬黄州,期间曾多次游历赤壁,并留下了传唱千古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其旷达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词的结构与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七言长调,共九个双句,一百零五字。全词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上阕):起笔即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始,展现了长江滚滚东流、历史悠远绵长的壮阔景象,奠定了全词的恢弘基调。

  第二部分(中阕):通过对周瑜、诸葛亮、曹操等历史人物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表现了其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

  第三部分(下阕):以“一樽还酹江月”收结,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词的艺术特色

  《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1. 气势豪迈,语言流畅:全词气势磅礴,一气呵成,如长江之水奔腾不息,体现了苏轼豪迈旷达的胸襟和积极入世、关心民生的思想。

  2. 对比鲜明,形象生动:词中大量运用对比手法,如“大江东去”与“千古风流人物”的对比,“周瑜年少”与“壮心不已”的对比,充分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3. 借古讽今,寄意深远:苏轼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和对历史人物的刻画,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其积极入世、关心民生的思想。

   四、词的影响与评价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传唱千古的名作,对后世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磅礴的气势、流畅的语言、鲜明的对比和深远意境,都成为后世诗词创作的典范。

  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曾评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云:“少陵诗到苏黄熟,正见汉英杰。”,可见其对苏轼此词的推崇之情。

  后世文人墨客也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赞不绝口,如元代著名诗人张养浩曾评价其为“古今绝唱”;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也曾称赞其为“千古雄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是一首经典的诗词作品,更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它为我们勾勒出了赤壁之战的宏伟场面,展现了苏轼旷达豁达、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383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