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蜀道难:课文赏析与教学设计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4日 阅读:60 评论:0

   课程标题:蜀道难 教案

蜀道难:课文赏析与教学设计

  ---

   一、课文赏析

  1. 作者生平及背景介绍:

   - 李白,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迈、浪漫飘逸。

   - 蜀道难,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反映蜀道之艰险的诗歌,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著名的七言古诗。

  2. 题材和主题:

   - 蜀道难所描绘的是唐朝开元年间,诗人李白随李邕入蜀之行的亲身经历。

   - 诗歌以描绘蜀道的艰险为主要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蜀道之难的惊叹,也歌颂了蜀地之美。

  3. 语言特点:

   - 诗歌采用长篇连贯的叙事手法,语言雄浑奇丽、气势磅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诗中大量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蜀道的险峻。

  4. 主要内容:

   - 诗歌共分四部分:

   - 第一部分(1-12句):描写作者进入蜀道后所见到的景象,以及自己对蜀道的感受。

   - 第二部分(13-24句):描绘了蜀山之高和蜀水的湍急,表现了蜀道之险。

   - 第三部分(25-32句):描写了作者在蜀道上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蜀道之美。

   - 第四部分(33-44句):对蜀道的艰险和美丽作了总结,并表达了作者对诗歌意境的领悟。

   二、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对蜀道之难的惊叹和对蜀地之美的赞美。

   - 学习诗歌的语言特点,赏析其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教学步骤:

   - 导入课题: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朗读诗歌: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

   - 赏析诗歌:

   - 引导学生从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上赏析,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 分析诗歌中运用的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 引导学生感悟蜀道之难和蜀地之美,体会诗人对蜀道的惊叹和赞美。

   - 讨论交流: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内容和思想,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总结升华:

   - 教师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

   -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和感悟。

   -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3. 作业布置:

   - 要求学生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艺术感染力。

   - 安排学生写一篇关于诗歌的赏析文章,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语言特点、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和评价。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490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