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望洞庭刘禹锡-抒发诗人怀才不遇,孤独寂寞之情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4日 阅读:62 评论:0

   序言

望洞庭刘禹锡-抒发诗人怀才不遇,孤独寂寞之情

  刘禹锡是唐代中期杰出的诗人,与白居易、元稹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他的作品以清丽、流畅、朴实、自然著称,深受读者喜爱。其中,他的代表作《望洞庭》更是脍炙人口,被誉为唐诗中的“压卷之作”。

   正文

  1. 诗人登临洞庭,放眼四望,心旷神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诗人登上洞庭湖边一座小山,极目远眺,只见湖光秋月交相辉映,潭面如镜,波澜不惊。诗人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

  2. 诗人联想起自己的身世,感慨万千。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望着洞庭湖,想到了自己的身世,不禁感慨万千。他出身诗书世家,少时聪明好学,但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他将自己的身世比作洞庭湖中的一颗青螺,孤独寂寞,无所依傍。

  3. 诗人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望洞庭,也望家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想到自己的故乡远在千里之外,心中不禁感到忧愁。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将这种忧愁转化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 诗人以开阔的胸襟,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逆境。

  “天地何限,不如人意。快活须须争日暮,人生几何,能得几时好。”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因此要珍惜时光,及时行乐。他以开阔的胸襟,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逆境,表现出一个豁达的人生观。

   结尾

  《望洞庭》是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寂寞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诗中清丽、流畅、朴实、自然的语言,优美、和谐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之成为唐诗中的“压卷之作”。

标签: 诗歌与人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507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