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西江月:中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经典词牌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4日 阅读:68 评论:0

  西江月,是宋词中常见的词牌名,因其曲调优美、意境深远而广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西江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一诗。李白的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言,押韵,全诗为:

再见,西江月:中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经典词牌

  > 月下独酌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这首诗中,李白以酒和月为伴,借酒消愁,忘却烦恼。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月下独酌的情景,以及他与明月、身影之间的对话。诗中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以及他对知音的渴望。

  西江月在宋代非常流行,许多著名的词人都写过西江月的词。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苏轼的《西江月·梅花》一词。苏轼这首词共三阕,每阕四句,每句七言,押韵,全词为:

  西江月·梅花

  > 梅花

  > 枝上梅花虽寂寞,岁寒犹有花枝俏。

  > 千村万户飘香雪,唯有梅花报春早。

  > 独立寒枝空自芳,从来肯向东风让。

  > 梅花寂寞自吐芳,与世无争独耐霜。

  > 暗香疏影谁人爱,诗人画客十分爱。

  > 凌寒独自开于雪,世人皆知春消息。

  这首词赞美了梅花的坚贞不屈、傲雪凌霜的精神。词中描绘了梅花在寒冬腊月傲然开放的情景,以及人们对梅花的美好赞誉。词中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西江月除了在宋代流行之外,在元代、明代和清代也都有所发展。在元代,西江月被用于演唱散曲,在明代,西江月被用于演唱传奇,在清代,西江月被用于演唱昆曲。

  西江月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词牌名,它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江月的曲调优美、意境深远,广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西江月在宋代非常流行,涌现出了许多名篇佳作。

标签: 当代艺术散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534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