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只是近黄昏的前一句是什么?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6日 阅读:57 评论:0

   1. 标题概览

词牌名:只是近黄昏的前一句是什么?

  这首属于词牌名《蓦山溪》,是一首婉约派的词,又名《杏花天》《广寒香》。

   2. 正文

  《蓦山溪》的上一句是“杏花疏影里”,这首词的作者是宋朝的晏殊。

  这首词的全文是: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的大意是:在杏花疏影中,我吹笛到天明,向卷帘人询问海棠花的情况,却得知海棠花依旧盛开。我知道,海棠花虽然依旧盛开,但已经不是当初的绿意盎然、红艳似火了。

  这首词通过对杏花和海棠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3.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通过对杏花和海棠花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写作者在杏花疏影中吹笛到天明,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两句,写作者询问卷帘人海棠花的情况,却得知海棠花依旧盛开,但已经不是当初的绿意盎然、红艳似火了,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凉、萧瑟的氛围。

  这首词的下片通过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

  “知否,知否?”两句,作者自问自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海棠花虽然依旧盛开,但已经不是当初的绿意盎然、红艳似火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

  这首词通过对杏花和海棠花的描写,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

   4. 创作背景

  《蓦山溪》是晏殊在景祐二年(1035年)贬谪到抚州时所作。

  晏殊在抚州时,仕途失意,生活困顿。这首词正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

   5.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于景德四年(1007年)进士及第,累官至宰相。晏殊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在文学上主张复古。他的诗文清丽婉约,有“晏元献体”之称。

  晏殊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其中《蓦山溪》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首词通过对杏花和海棠花的描写,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

标签: 当代戏剧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671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