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浩瀚的天空,辽阔的大地,总能激发诗人无限的遐思和感慨。在许许多多的诗词中,诗人往往会通过对山河壮景的描写,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表达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悟。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凭高何限意》一诗,便是这样一首仰望无垠,自在凭高的佳作。
《凭高何限意》赏析
1. 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黄庭坚的《凭高何限意》一诗,开篇即写登高望远之景:“凭高何限意,远到自成诗。”诗人在高处凭栏远眺,眼前的美景让他不禁发出一声感慨:“凭高何限意”!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时心旷神怡、豪情满怀之情,也为全诗定下了深沉悠远的基调。
紧接着,诗人又写道:“远到自成诗。”“远到”二字,写出了诗人视野之开阔,目光所及之处,层峦叠嶂,云海茫茫,让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而“自成诗”三字,则道出了诗人登高远眺时,心中涌现的无限诗情画意,仿佛眼前的美景就是一首天然的诗篇。
2. 感悟人生,抒发胸襟
诗人登高望远,心旷神怡之余,也不禁对人生和世界产生了一些感悟。在诗的第二联中,他写道:“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光阴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白发催人老,太阳逼近年末,时光飞逝,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世间的无常。
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从高处俯瞰众生,抒发了更为阔大、更为豪迈的胸襟。他在第三联中写道:“放开三万六,回首一千年。”“三万六”指一天时刻,“一千年”指历史长河。诗人放开眼前的琐事,将目光投向远方和未来,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在诗的最后两联中,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悟。他写道:“谁向此中住?但见古来贤。”“识尽兴亡事,争如安坐禅。”这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追求。他认为,真正的智者,不是那些争权夺利、追名逐利之人,而是那些能够超脱世俗,淡泊名利、淡然处之的人。这样的人,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获得内心的安宁和自在。
结语
《凭高何限意》一诗,通过对登高望远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旷达自由、洒脱自在的人生境界的向往。这首诗语言洗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诗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在宋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672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01im
2025-05-02im
2025-05-02im
2025-05-02im
2025-04-22im
2025-05-02im
2025-04-29im
2025-04-21im
2025-02-16im
2024-03-02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