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介绍

塞下曲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组诗。其诗名见于李阳冰的《草堂集序》,新、旧唐书、通鉴、资治通鉴均未著录。后人从各种唐人诗集中搜罗出来,得诗三首。诗中描绘边塞景象,抒发戍边将士的思想感情。
诗歌内容
塞下曲其一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舞整金钗。
片萧远信来,开读先抽刀。
断肠声里忆平生,坐见落月房。
塞下曲其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塞下曲其三
君不见城头将士蒿草四五尺?
长戟明光照霜雪,短刀磨快如月缺。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望半屏山。
诗歌风格
塞下曲三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雄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几首诗以明快的节奏、朴实的语言、强烈的感情,再现了边塞生活,抒发了将士思乡、怀乡、报国的思想感情。
后人评价
1. 唐代诗人杜甫曾评论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人白居易则称其“诗魔”、“酒仙”。
2. 明代诗人高启:“李太白诗如奔鲸赴壑,纵横驰突,不可端倪,遂成一家之风,盖‘风云月露’‘草木虫鱼’,皆借之以为言,取之以为义。无一点穿凿,无一语剩辞。
3. 清代诗人吴乔:“李太白诗如吴道子画,得天独厚,非人力可及。”
4. 现代学者钱钟书:“李白诗以气为主,以韵为辅,以词为体,以意为用,以象为符,以事为实”。
塞下曲赏析
塞下曲三首诗,虽然都是描写边塞生活的,但每一首诗都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首诗,着重描写了边塞的苦寒景象,以及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诗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勾勒出一幅壮丽而凄凉的边塞雪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而“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舞整金钗”一句,则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家乡妻子的思念,读来令人心酸不已。
第二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诗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写出了将军们在醉酒后,梦回军营,那种慷慨激昂的豪情。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则表现了将士们在壮怀激烈时,欢歌纵酒,大口吃肉,大杯喝酒的豪迈气概。
第三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崇敬之情。诗中的“君不见城头将士蒿草四五尺?”一句,点明了将士们长期驻守边疆,风吹日晒,饱经风霜的形象。“长戟明光照霜雪,短刀磨快如月缺”两句,勾勒出将士们手持利刃,准备随时投入战斗的英勇姿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以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故事,激励将士们奋发图强,报效国家。“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望半屏山”两句,既写出了将士们的英勇善战,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总之,塞下曲三首诗,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之作,以其雄壮的意境,感人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685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