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人简介
李绅(772~846),唐朝诗人,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人。贞元十四年(798年)进士,累迁至户部侍郎,出为浙西、淮南观察使。大和初年,入为尚书左丞,后为右散骑常侍,又镇淮南。会昌元年(841年)拜相,罢为户部尚书。五年卒,年七十五。李绅工诗,以诗名于时,与韩愈、李贺、孟郊合称“苦吟诗派”。
2. 《悯农》赏析
李绅的《悯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讽喻诗。这首诗共两首,每首四句,语言朴实无华,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
(1)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一首诗从农民劳动的辛苦写起,描写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耘的场景,以及农民汗流浃背、汗水滴落到地里的情景。诗人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点明了农民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同时也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
(2)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第二首诗从农民的收成写起,描写了农民在春天播下一粒粟种,秋天却收获了万颗谷子的情景。诗人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句,说明了农民的劳动是多么地有价值,然而,尽管农民如此辛苦地劳动,却仍然有许多农民饿死。诗人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一句,揭露了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生活,对那些剥削农民的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谴责。
3. 艺术特色
《悯农》是一首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农民劳动的真实描写,揭露了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深刻有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 影响
《悯农》是李绅最著名的诗歌之一,也是唐诗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讽喻诗。这首诗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传诵。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703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