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陈与义:诗人登楼抒怀,写下千古名篇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6日 阅读:55 评论:0

   陈与义小传

登岳阳楼陈与义:诗人登楼抒怀,写下千古名篇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是江苏常熟人。他是北宋末年著名的诗人,与黄庭坚齐名,并称为“苏黄”。陈与义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登岳阳楼所做的《岳阳楼》。

   登岳阳楼怀古

  陈与义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登岳阳楼,写下了《岳阳楼》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诗词的大意如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词以登岳阳楼时所见到的洞庭湖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分裂、人民流离失所的深切哀痛。诗词开头两句交待了诗人登岳阳楼的缘由,即听说洞庭湖的景色很美,所以前来游览。接着两句写从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的景色,赞叹其浩瀚壮阔。第五句写诗人在岳阳楼上看不到亲朋好友的踪迹,心里很悲伤。第六句写诗人觉得自己老病孤身,漂泊无依。第七句写诗人看到关山北面战火连天,心里感到非常悲痛。最后一句写诗人倚着栏杆,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借景抒情,感怀身世

  陈与义的《岳阳楼》诗词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作品。诗人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分裂、人民流离失所的深切哀痛。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诗词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陈与义的《岳阳楼》诗词流传后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词中所表达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激发了后世许多志士仁人的国热情。诗词中所描绘的洞庭湖景色,也为后世许多诗人所赞美。

   结语

  陈与义的《岳阳楼》诗词是一首千古名篇,它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打动了无数读者。诗词不仅是一首佳作,也是一首爱国诗词,它激发了后世许多志士仁人的爱国热情。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723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