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哪篇文章)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6日 阅读:107 评论:0

  

防民之口亦如水,不可堵塞要疏通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哪篇文章)

  自古以来,水为生命之源,是万物不可或缺的资源。但水同样也可以成为洪水猛兽,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古人常提醒统治者,防范水患要如同防民之口一样,不可疏忽轻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出自《韩非子·喻老》一文。原文为:“塞民之口,甚于塞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壅而溃,伤之者亦必多。”这句话的意思是:堵塞民意如同堵塞河流,河流被堵塞会泛滥成灾,伤害的人一定会很多;民意被堵塞也会爆发出来,伤害的程度也一定很大。因此,统治者应该重视民意,疏通民意,不可堵塞民意。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先后投靠了狄、秦、齐、楚等国。在楚国期间,重耳对楚王说:“臣听说堵塞民意比堵塞河川还要困难。河川被堵塞了,会泛滥成灾,伤害的人必定很多;民意被堵塞了,最终也会爆发出来,伤害的程度也一定很大。”楚王听了重耳的话,深以为然,于是任用重耳为上卿,并将其送回晋国。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的道理在于,民意是不可阻挡的,如果统治者试图堵塞民意,只会适得其反,最终导致民意爆发,伤害统治者本身。因此,统治者应该重视民意,疏通民意,不可堵塞民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历史上,有很多统治者因为轻视民意而遭到灭亡的例子。例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激起了民愤,最终导致秦朝灭亡。隋炀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也激起了民愤,最终导致隋朝灭亡。这些例子都说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的道理。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732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