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原文鉴赏:李商隐的诗意人生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10日 阅读:100 评论:0

   1、夜雨寄北诗意蕴含

夜雨寄北原文鉴赏:李商隐的诗意人生

  相传李商隐写这首《夜雨寄北》诗时,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独自出京办事。他从长安到河东,途经武功县,被大雨困住,于夜间投宿在一家客店中。时值秋雨霏霏,夜色迷蒙,窗外雨声滴答,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诗,将自己的家国之思、思乡之情寄托于这场秋雨之中。全诗仅四句,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诗文如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2、夜雨寄北的写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唐文宗太和五年(公元831年),李商隐因触怒权贵,被贬为秘书省校书郎,外放河东节度使幕府任职。离开长安时,正值暮春时节,沿途春光无限,李商隐的心情还算不错。

  但是,到了河东之后,他却发现这里的景象与长安截然不同。河东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民生凋敝,而且还经常遭受战乱的侵袭。李商隐在这里过得非常不开心,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长安的繁华。

   3、夜雨寄北的诗歌赏析

  ① 君问归期未有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是李商隐对朋友的回答。朋友问他何时归来,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他的归期不定,无法确定。

  ②巴山夜雨涨秋池。

  “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写出了秋雨连绵,巴山云雾缭绕,秋池水位上涨的景象。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秋雨的景色,也暗示了李商隐的处境。他身处异乡,前途未卜,就像这秋雨中的巴山一般,迷茫而无助。

  ③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表达了李商隐对与朋友重聚的渴望。他希望能够与朋友一起,在西窗下共剪烛花,谈天说地,叙述离别之情。这个愿望,寄托着他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对长安的思念。

  ④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是对上句的深化。李商隐希望能够与朋友重聚,然后一起谈论巴山夜雨的经历。这表明了他对这次经历的难忘,也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感情。

   4、夜雨寄北的思想感情

  《夜雨寄北》这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经典的思念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仅四句,却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761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