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却扇】纳凉舒爽,古人消暑必备良品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19日 阅读:71 评论:0

  一、却扇简介

【却扇】纳凉舒爽,古人消暑必备良品

  却扇,又称团扇、纨扇、罗扇等,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扇子,由扇柄和扇面组成。扇柄多为竹、木、骨等材料制成,扇面则选用丝、绢、绫等质地轻薄的布料制成。却扇的造型多样,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扇面装饰也丰富多彩,通常以卉、山水、人物故事为题材。却扇既是纳凉的工具,也是一种装饰品,深受古人的喜爱。

  二、却扇的历史

  却扇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据考证,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扇子。当时,扇子主要用于驱赶蚊虫,后来逐渐演变为纳凉、遮阳的工具。到了汉代,扇子开始流行起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魏晋南北朝时期,扇子的制作工艺达到高峰,扇面装饰也更加精细。唐代,扇子成为一种奢侈品,经常被用作礼品赠送。宋代,扇子开始在民间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明清时期,扇子制作工艺更加精湛,扇面装饰也更加丰富多样,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三、却扇的种类

  却扇的种类繁多,按扇面材料可分为丝扇、绢扇、绫扇、纸扇等;按扇柄材料可分为竹扇、木扇、骨扇等;按扇面形状可分为圆形扇、方形扇、椭圆形扇等;按扇面装饰可分为花卉扇、山水扇、人物扇等。

  四、却扇的用途

  却扇的主要用途是纳凉、遮阳。古人夏季炎热时,常手持却扇,以扇风驱暑。却扇还可以遮挡阳光,保护皮肤免受晒伤。此外,却扇还可以作为装饰品,人们常将扇子挂在墙上或放在案头,以增添雅趣。

  五、却扇的文化意义

  却扇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扇子经常出现在古代诗歌、绘画、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在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扇子经常被用作象征爱情或友谊的信物。此外,却扇还是一种重要的工艺品,扇面上的装饰图案经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审美情趣。扇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805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