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长安城,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都,自西周始建,历经多个朝代,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衰荣辱。城阙辅三秦,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历代诗人,也对长安城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中的长安城,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一、城池巍峨,气吞山河
1、诗人杜甫在《秋兴八首》中,对长安城雄伟的城池进行了描绘:“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中的“城阙辅三秦”,描绘了长安城城池高大坚固,气势磅礴,仿佛是拱卫着整个三秦大地。而“风烟望五津”,则写出了长安城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四方辐辏,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
2、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也曾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长安城,但“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句,却让人联想到长安城固若金汤的城防。正是由于长安城的雄伟坚固,才使得它能够抵御外敌的入侵,成为中华文明的守护者。
二、宫阙巍峨,金碧辉煌
1、杜甫在《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中,对长安城的宫阙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宫阙万间都面西,长杨连苑尽栖迟。盍将涤烦忧,高卧须贾池。山鸡佐陇馔,野叟解耕 outil。”诗中的“宫阙万间都面西”,写出了长安城皇宫的宏伟壮观。而“长杨连苑尽栖迟”一句,则点出了皇宫周围苑囿连绵,景色优美。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长安城的喜爱和向往。
2、诗人白居易在《长安春望》中也有类似的描写:“春风吹绿千万树,正值樱花盛开时。宫阙万间都面西,长杨连苑尽栖迟。含风鸭绿交加色,着雨胭脂透浅红。未到洛城先一笑,千门万户动旌旗。”诗中的“宫阙万间都面西”与“长杨连苑尽栖迟”两句,与杜甫诗句如出一辙,可见长安城的宫阙规模之大,景色之美。而“未到洛城先一笑,千门万户动旌旗”两句,则写出了长安城作为帝都的繁华和热闹,令人不禁心驰神往。
三、市井繁华,生机盎然
1、李白在《少年行》中,对长安城的市井景象进行了描绘:“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诗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写出了长安城夜晚的繁忙景象。而“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两句,则写出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这里通过长安城的市井生活,表现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2、杜甫在《忆昔》中也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见。口脂面粉生惰容,妖姬艳妇效尤穷。天下之人尽讴吟,声闻于天惟圣明。所在牧守为民父母,官吏长吏尽忠良。孝悌忠信为吉语,人皆正色言其事。君臣父子皆依道,连年享太平。”诗中的“忆昔开元全盛日”与“天下之人尽讴吟,声闻于天惟圣明”两句,写出了长安城在开元年间繁荣昌盛的景象。而“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见”两句,则写出了长安城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风气淳朴。诗人在这里通过对盛世长安城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结语
长安城,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城阙辅三秦,气吞山河。宫阙巍峨,金碧辉煌。市井繁华,生机盎然。历代诗人笔下的长安城,是中华文明的缩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831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