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24日 阅读:73 评论:0

   1.人物介绍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战国时期魏国人,他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在魏国担任使臣。

   2.出使秦国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派使臣来魏国,要求魏国割让河东之地。魏王畏惧秦国,准备答应秦国的要求。唐雎得知此事,愤然出使秦国。

   3.面见秦王

  唐雎到达秦国后,直言拒绝了秦王的割地要求。秦王大怒,拔剑相向。唐雎却不慌不忙,他举起衣袖,挡住秦王的剑,说道:“大王,您是天下的霸主,一言九鼎,怎么能出尔反尔呢?魏国虽然弱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能因为秦国的武力威胁而屈服。如果大王执意要吞并魏国,那么魏国就和秦国同归于尽!”

   4.秦王退让

  秦王见唐雎如此坚决,心中暗自佩服。他收起宝剑,说道:“寡人今日才算遇到了真名士!魏国虽小,但有唐雎这样的大丈夫,寡人不敢小觑。”于是,秦王打消了吞并魏国的念头。

   5.回国复命

  唐雎回国后,向魏王复命。魏王非常高兴,拜唐雎为上卿。唐雎在魏国朝中,以其智慧和胆识,为魏国做出了许多贡献。

   6.意义

  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士的风骨。他们不畏强权,敢于为国效力,值得后人敬仰。

   7.原文

  唐雎者,魏人。使于秦,秦王见雎,问曰:“寡人闻魏王喜宾客,先生能为寡人言之乎?”

  雎曰:“臣闻之:‘好客者,非其人之谓也,乃能有以相好也。’今王之宾客,非王之善者,乃王之不善者也。王之善者,王所欲尊也;王所欲尊者,王所欲近也;王所欲近,则必在于左右。今魏国之宾客,王室之胄,累世公卿之子孙也。今王所礼,非此而礼远方之人也,则于国之计何?”

  秦王曰:“寡人闻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寡人虽不善别贤,固亦欲得千里马,先生能为寡人言之乎?”

  雎曰:“臣闻之:‘伯乐一见千里马,而二见则眸子不转矣。’今王问雎千里马,雎非伯乐也, 安能知千里马也?”

  秦王曰:“先生避寡人,寡人不知所过。先生为寡人燕,相与乐乎!”

  雎曰:“君之视臣,如草芥也,而欲臣之忠,何哉?且臣闻之:‘冯谖客孟尝君,三年不召,去而仕齐宣王,因说齐宣王以伐魏,齐宣王以为然,兴师围魏。孟尝君闻之,未至千里,使人召冯谖。冯谖还报命而死。’今君视臣如草芥,而欲臣之忠,何也?”

  秦王恻然而叹曰:“先生之言,甚有理也。”乃引雎升车,入宫。坐定,秦王曰:“愿布衣之交。”雎曰:“不敢。”秦王曰:“先生何以适寡人也?”雎曰:“臣,魏之鄙人也,何敢望适寡人哉!”秦王笑曰:“先生,何其贱人也!”雎曰:“夫为布衣之交者,不以贵贱论也。”秦王曰:“今日寡人不及先生。”

  于是,秦王拜雎为客卿。

标签: 当代艺术散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866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