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兵报国,义无反顾

1. 诗词网,王昌龄《从军行》赏析
《从军行》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其慷慨激昂的语气、鲜明的对比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从军将士的豪情壮志和英勇事迹,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2. 王昌龄其人其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江宁丞、龙标尉等职。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反,陷两京,昌龄避乱南方。上元二年(761)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3. 诗歌创作背景
《从军行》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不久后,当时安禄山叛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朝廷为了平定叛乱,紧急征调各路军队开赴前线。王昌龄有感于此,写下了这首诗来激励士气、鼓舞军心。
二、慷慨激昂,悲壮豪迈
1. 铿锵有力,彰显报国之志
《从军行》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铿锵有力之语开篇,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 生动形象,刻画战士形象
诗中以“辞家见军将,屯戍陇头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连”等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戍边战士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离别家乡、奔赴战场时的坚毅果敢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对比鲜明,赞美戍边将士
1. 边塞之苦,戍边将士的坚毅
诗中以“苦寒天气,饮马渡冰河。西北风悲号,惟有长城作藩篱”等句,描写了边塞寒冷刺骨的严酷气候和戍边将士们在冰天雪地里坚守边关的艰苦生活。
2. 戍边将士的功绩,诗人的赞美
诗中以“军行万里,杀气雄。三军过后,旌旗动”等句,赞美了戍边将士们的赫赫战功和威武雄壮的军威。
四、艺术特色,语言精炼,意境深远
1. 诗歌语言运用得当
全诗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刻画戍边将士的形象,渲染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壮烈,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2. 诗歌意境深远
诗歌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边塞的荒凉寒冷与戍边将士的坚毅果敢、英勇无畏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悲壮而豪迈的意境。
《从军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是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慷慨激昂的语气、鲜明的对比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和英勇事迹,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893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