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磅礴的史诗巨制:《长征 七律》解读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30日 阅读:180 评论:0

   红军壮举,七律传颂

气势磅礴的史诗巨制:《长征 七律》解读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在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期间,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和迫害,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它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壮举,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正是对这一伟大史诗的生动描绘和深刻概括。

   七律《长征》赏析

  《长征》这首诗共有十四句,每句七言,共一百个字。诗中,毛泽东同志以磅礴的气势、诗化的语言,将红军长征的艰苦与卓绝、胜利与辉煌,描绘得淋漓尽致。

  1. 气势磅礴的开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开篇两句,气势磅礴,豪气干云,表现了红军战士们视艰难险阻为等闲的英雄气概

  2. 波澜壮阔的征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描绘了红军长征途经的崇山峻岭,形象生动,气吞山河。

  3. 感天动地的壮烈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写红军强渡金沙江、大渡河的壮举。尤其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是成为传颂至今的经典名句。

  4. 豪情万丈的胜利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两句写红军翻越岷山后的胜利景象,豪情万丈,令人振奋。

  5. 诗意的结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也是对红军长征胜利的豪迈宣言。

   七律《长征》的文学价值

  七律《长征》是一首气势磅礴、豪情万丈的革命史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语言生动形象,感情真挚强烈,意境壮阔雄浑,充分展现了毛泽东同志的诗歌才能和革命情怀。

   七律《长征》的历史意义

  七律《长征》是一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首诗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898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