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玉瓯:诗词鉴赏中的珍品

作者:im 时间:2024年04月09日 阅读:65 评论:0

  一、双玉瓯的由来

双玉瓯:诗词鉴赏中的珍品

  1. 双玉瓯的渊源

  双玉瓯是中国古代著名诗词鉴赏家和选家严羽的遗著。他生于南宋淳熙十四年(1182年),卒于庆元二年(1200年),字仪卿,号沧浪逋客。严羽的诗词鉴赏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沧浪诗话》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妙悟说”,即认为诗词的创作和鉴赏都应该在“妙悟”的基础上进行。

  2. 双玉瓯的成书背景

   《双玉瓯》成书于南宋末年,当时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严羽对诗词鉴赏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更加强调诗词的思想性,认为诗词应该“志于道”,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二、双玉瓯的内容

  1. 双玉瓯的体例

  《双玉瓯》共分为五卷,分别是:诗论、词论、诗话、词话、外编。诗论和词论主要阐述严羽的诗词鉴赏思想,诗话和词话则收录了严羽对宋代著名诗词作品的鉴赏评论,外编则收录了严羽的一些杂文和诗词创作。

  2. 双玉瓯的主要思想

  《双玉瓯》的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诗论和词论中。严羽认为,诗词的创作和鉴赏都应该在“妙悟”的基础上进行,即诗人或读者只有在“顿悟”到诗词的真谛时,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诗词。他还认为,诗词应该“志于道”,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能够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双玉瓯的评价

  1. 双玉瓯是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严羽诗词鉴赏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对后世诗人、词人和诗词鉴赏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诗词鉴赏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2. 双玉瓯的语言简练、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严羽在书中大量使用比喻、典故、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读起来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四、双玉瓯的版本

  1. 双玉瓯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刻本,此本为四卷,后有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刻本,为五卷,即今本。今人整理的双玉瓯版本还有:

   - 中华书局1963年版《沧浪诗话·双玉瓯》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严羽诗论集》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严羽集》

  2. 双玉瓯的流传

  《双玉瓯》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诗人和诗词鉴赏家的重视。历代都有学者对它进行研究和注解,并将其收入各种诗词总集和诗话总集之中。

  五、双玉瓯的意义

  1. 双玉瓯是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诗人、词人和诗词鉴赏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双玉瓯的语言简练、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3. 双玉瓯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刻本,此本为四卷,后有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刻本,为五卷,即今本。

  4. 双玉瓯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诗人和诗词鉴赏家的重视。历代都有学者对它进行研究和注解,并将其收入各种诗词总集和诗话总集之中。

标签: 当代文学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905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