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黄鹤楼记(黄鹤楼记多少字)

作者:im 时间:2024年09月06日 阅读:69 评论:0

  

《黄鹤楼记》之范仲淹的浪漫豪情

黄鹤楼记(黄鹤楼记多少字)

  黄鹤楼,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登临览胜的不二之选。历朝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挥毫泼墨,留下千古绝唱。其中,范仲淹的《黄鹤楼记》一文更是脍炙人口,广为传颂。

  

范仲淹作赏黄鹤楼

  《黄鹤楼记》是范仲淹于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秋,任知饶州时所作。时值中秋,范仲淹登临黄鹤楼,望浩瀚江水,想家国命运,感人生有限,心潮澎湃,于是写下此文。

  文章的开篇,范仲淹便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黄鹤楼,武昌之东,去湖口七十里。矶如箭石,拔地而起;岩如削玉,横截江流。”范仲淹将黄鹤楼雄伟的姿态和奇特的形状描绘得淋漓尽致,气势磅礴。

  站在黄鹤楼上,范仲淹的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自己的仕途生涯,想起国家命运,不禁感慨:“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范仲淹将黄鹤楼的典故融入自己的感慨之中,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人生的感悟。

  

范仲淹《黄鹤楼记》三层境界

  范仲淹在《黄鹤楼记》中,通过对黄鹤楼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感慨,寄托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和人生理想。文章的第二段,范仲淹以“兴、观、群、怨”四种不同的情感来描写黄鹤楼的景色,从中寄托了自己的志向。

  范仲淹以“兴”来描写黄鹤楼的景色,写出了黄鹤楼的雄壮之美。他写道:“爽气西来,云雾俱开;巨浸吞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聊寓目而适归。”范仲淹通过对黄鹤楼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胸中的壮志豪情。

  范仲淹以“观”来描写黄鹤楼的景色,写出了黄鹤楼的秀丽之美。他写道:“江山有情,而况于人乎!况于贤圣乎?况于豪杰乎!”范仲淹通过对黄鹤楼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贤圣豪杰的敬仰之情。

  范仲淹以“群”来描写黄鹤楼的景色,写出了黄鹤楼的热闹之美。他写道:“江山之好,国有才人共之。千载诗人共传意,高楼爽气共徘徊。”范仲淹通过对黄鹤楼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诗文创作的热爱之情。

  

范仲淹的思想价值

  《黄鹤楼记》是一篇经典的散文,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价值。范仲淹在文中所表达的家国情怀和人生理想,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范仲淹在文中所表达的家国情怀,表现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他写道:“人生在世,当以忠君报国为己任,当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范仲淹的这种家国情怀,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范仲淹在文中所表达的人生理想,表现为他对功名利禄的淡视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他写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范仲淹的这种人生理想,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标签: 诗歌与人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082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