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一部佛学经典的思想大观

作者:im 时间:2024年09月14日 阅读:109 评论:2

   一、华严经的由来

华严经全文:一部佛学经典的思想大观

  华严经,又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代表著作之一,被尊为“诸经之王”。该经由唐朝玄奘法师译成汉语,共有80卷,100万余字,是佛教经典中卷帙最大的经书之一。

   1. 创作背景

  华严经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之间的古印度,当时,印度处于封建社会的兴起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佛教应运而生,它以其慈悲为怀、众生平等的教义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信仰。

   2. 成书过程

  华严经的成书过程非常复杂,它是由历代高僧大德逐渐集结而成的。据说,该经最早由释迦牟尼佛亲自口述,由他的弟子们记录下来。后来,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整理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华严经。

   二、华严经的主要思想

  华严经的主要思想是“圆融无碍”。“圆融”是指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没有绝对的独立性和自性;“无碍”是指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1. 一切法圆融无碍

  华严经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无数个微尘组成的,这些微尘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单位。这些微尘都是平等的,没有大小、长短、高低、贵贱之分。它们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形成了一个圆融无碍的整体。

   2. 性空缘起

  华严经还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生的,没有自性。所谓“自性”,是指独立存在、不受他物影响的事物。华严经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互相依存的,没有绝对的独立性。因此,一切事物都是性空的,没有自性。

   3. 理事圆融

  华严经认为,宇宙万物的本质是理,而宇宙万物的现象是事。理是永恒不变的,而事是变化多端的。理和事是圆融无碍的,不能截然分开。

   三、华严经的意义

  华严经是佛教经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经书,它对佛教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严经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它不仅对佛教徒有指导意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1. 促进社会和谐

  华严经的思想是圆融无碍的,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减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2. 构建和谐世界

  华严经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它不仅对佛教徒有指导意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华严经的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124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