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策齐策战国策齐策靖郭君将城薛原文及翻译与分析,包含了战国策齐策、战国策齐策靖郭君将城薛、战国策齐策翻译,提供齐策齐策靖郭君将城薛原文、战国策齐策靖郭君将城薛译文及战国策齐策靖郭君将城薛赏析。
靖郭君将城薛,齐宣王谓之曰:“薛邑甚小,名甚著,弗城,天下必非之;城之,则费。请无城。”靖郭君曰:“薛,四方出竟之地,天子尝什一焉。齐桓公以封其庶弟,子孙相继,至今百有馀岁矣。今王称强,将以征伐,宜先完薛,以通诸侯之使。诸侯闻之,必且请为之城。王使人无应,可使尺寸而下诸侯。”宣王以为然,遂发卒城之。诸侯闻之,果请为之城薛。齐宣王未之应也。已而,齐宣王如薛,齐使者以从,衣狐裘,戴貂冠。齐宣王谓齐使者曰:“寡人衣狐裘,戴貂冠,以送使者,宁不辱乎?”齐使者曰:“君有不辱,臣有不辱。君辱臣不辱,臣辱君不辱。君有辱者,身必劳,事必烦,国必危;臣有辱者,身必逸,事必简,国必安。今君衣狐裘,戴貂冠,以送使者,身不劳,事不烦,国不危,君之辱也;臣一身辱,而齐国安,臣之辱也。愿君勿辱。”宣王曰:“寡人知之矣。”
靖郭君准备修筑薛城,齐宣王对他说:“薛地很小,名气却很大,如果不修筑城墙,天下人一定会非议;修筑城墙,又很费钱。请不要修筑城墙。”靖郭君说:“薛地是四面都与邻国交界的边境之地,天子过去曾在这块土地上收过十分之一的税赋。齐桓公把它封赏给他的庶弟,子孙相继继承,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现在大王您自称强大,准备征伐四方,应该首先修筑好薛城的城墙,以使诸侯的使者往来通畅。诸侯听说这件事,一定会请求帮助修筑城墙。大王您不要答应他们,这样就可以使诸侯向您俯首称臣。”齐宣王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于是派兵修筑城墙。诸侯听说此事,果然请求为薛地修筑城墙。齐宣王没有答应他们。不久,齐宣王到薛地视察,齐国的使者也跟从,身穿狐裘,头戴貂冠。齐宣王对齐国的使者说:“寡人身穿狐裘,头戴貂冠,来送大使,这不是太失礼了吗?”齐国的使者说:“君主有君主的礼节,臣子有臣子的礼节。君主失礼,臣子却不失礼;臣子失礼,君主却不失礼。君主失礼,必然会劳神费力,政务繁杂,国家危在旦夕;臣子失礼,必然会轻松安逸,政务简便,国家安定。现在君王您身穿狐裘,头戴貂冠,来送大使,自己不劳累,政务不繁杂,国家不危险,这是君主的失礼;我一个人失礼,而齐国安定,这是我的失礼。希望君王您不要失礼。”齐宣王说:“寡人知道这件事了。”
《战国策·齐策·靖郭君将城薛》是一篇记叙靖郭君劝说齐宣王修筑薛城的故事。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靖郭君高瞻远瞩、足智多谋的政治才能,也说明了齐宣王能够听取逆耳之言、虚心纳谏的开明态度。靖郭君首先以薛地是四方出竟之地,天子尝什一焉为由,说明薛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接着,又以齐桓公以封其庶弟,子孙相继,至今百有馀岁矣为据,说明薛地是齐国的重要封邑。然后,又以今王称强,将以征伐为由,说明修筑薛城对于齐国征伐四方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又以诸侯闻之,必且请为之城为据,说明修筑薛城可以使诸侯向齐国俯首称臣。靖郭君的这一番话,充分地说明了修筑薛城的好处,最终说服了齐宣王。齐宣王能够听取靖郭君的逆耳之言,虚心纳谏,最终做出修筑薛城的决定,从而使齐国更加富强。这个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们学习和借鉴的重要材料。
《战国策·齐策·靖郭君将城薛》一文,记述了靖郭君劝说齐宣王修筑薛城的故事。靖郭君通过分析薛地的战略地位、齐桓公封薛的意义、齐国征伐的需要以及诸侯的反应等四个方面,来说明修筑薛城的好处。齐宣王采纳了靖郭君的建议,修筑了薛城,使齐国更加强大。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靖郭君高瞻远瞩、足智多谋的政治才能,也说明了齐宣王能够听取逆耳之言、虚心纳谏的开明态度。这个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们学习和借鉴的重要材料。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132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