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山寺,禅意满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作者:im 时间:2024年09月30日 阅读:61 评论:0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写作背景

幽居山寺,禅意满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常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与孟浩然、王维等人齐名,以山水田园诗而著名。破山寺后禅院是常建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任义兴县尉时所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金山东麓,是江南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常建在任义兴县尉期间,经常到破山寺后禅院游览,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歌内容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常建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任义兴县尉时所作。此诗共八句,四十四个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歌特色

  《题破山寺后禅院》以清幽的环境、静谧的气氛和禅意的意境取胜。诗人通过对破山寺后禅院的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山寺的幽静和禅宗的意境。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歌影响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常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的一首名篇。它以清幽的环境、静谧的气氛和禅意的意境取胜,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歌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常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的一首名篇。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优美,耐人寻味。诗人通过对破山寺后禅院的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山寺的幽静和禅宗的意境。

  诗的首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明了破山寺后禅院的环境特点。曲径通幽,说明寺庙的道路蜿蜒曲折,通向幽静之处。禅房花木深,说明寺庙的环境清幽雅致,花木繁茂。

  诗的颔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写出了破山寺后禅院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山光悦鸟性,说明山上的景色优美,使鸟儿也陶醉其中。潭影空人心,说明潭水清澈见底,能映照出人的内心世界,使人心空灵澄澈。

  诗的颈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写出了破山寺后禅院的寂静气氛。万籁此俱寂,说明寺庙中万物都寂静无声。但余钟磬音,说明只有钟磬的声音还在回荡,增添了几分禅意。

  诗的尾联“僧敲月下门,又有月明人”,写出了破山寺后禅院的禅意。僧敲月下门,说明僧人正在月下敲门,迎接来访的客人。又有月明人,说明来访的客人是月明人,即有道之人。

  这首诗以清幽的环境、静谧的气氛和禅意的意境取胜,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当代戏剧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229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