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张孝祥(西江月张孝祥注释)

作者:im 时间:2024年10月05日 阅读:77 评论:0

  

西江月 张孝祥创作背景及其思想内容赏析

西江月 张孝祥(西江月张孝祥注释)

  西江月是张孝祥的代表作,写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它是张孝祥在贬官潮阳时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作的。全词借中秋望月抒发贬谪之悲,慨叹人生无常,并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一.创作背景

  张孝祥(1131-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江西宜春人。南宋孝宗时任吏部侍郎兼侍读,因上书弹劾秦桧奸党而被贬官潮阳。在潮阳期间,张孝祥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词作,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西江月。

  西江月写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八月十五日。当时,张孝祥正在潮阳贬所。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阖家团聚的日子。然而,张孝祥身处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心中难免感到孤寂和悲伤。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西江月,借中秋望月抒发自己的贬谪之悲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思想内容

  西江月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全词共五首,每首四句,共二十句。词的开头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道出了诗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的感慨。明月是永恒的,而人生是短暂的。诗人借明月来感叹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

  词的中间几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达了诗人对天宫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眷恋。诗人希望能够乘风飞上天宫,但又担心天宫太过寒冷,无法忍受。因此,他只能在地上起舞弄影,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词的最后几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够与亲人团聚,但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只能希望人长久,千里同赏婵娟。

  

三.艺术特色

  西江月是一首非常精美的宋词,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张孝祥的文学才华。

  西江月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出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天宫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眷恋。诗人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团圆的渴望。

  2.结构严谨,节奏明快。全词结构严谨,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美。全词共五首,每首四句,共二十句。诗人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团圆的渴望。

  3.情感真挚,耐人寻味。全词情感真挚,耐人寻味。诗人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团圆的渴望。诗人的情感非常真挚,感人肺腑。

  西江月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宋词,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张孝祥的文学才华。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243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