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娇·过洞庭
宋代·苏轼
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
1.(9分)默写下列诗句。这十年休说免相思,——。
[答案]直到如今才始休。
2.(9分)洞庭湖的景象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
[答案]水天相接,百舸争流,群峰争竞,烟波浩渺。
3.(12分)赏析词中 画线部分:过洞庭中,风已平,浪正息,美妙的音乐响起,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人与湖浑然一体的和谐相处,深切地感受到苏轼人湖合一、物我一体的情感交流。这里的两个动词用得精妙绝伦,并且蕴含着哲理。
[答案]“息”字不仅写出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的景色,而且暗示了这里的人们祥和安宁的生活。“响”字写出了乐曲的美妙动听,让人感受到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这两个动词用得精妙绝伦,不仅写出了洞庭湖的景色,还表现了这里的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把诗词写活了,成为了有灵魂的作品。
纪念:念奴娇·过洞庭
宋代·苏轼
原文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水波不兴,鼓枻万里,脱然轲然;浩浩荡荡,横无际涯;青天一碧,万顷云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比,直把杭州作汴州。若到钱塘苏堤,便堪把浙江作扬州。
佳节若个?赏心乐事谁家?院里水香才落,闭月广寒低,霜风洒江天之碧;虹销雨霁,彩彻区明,湖上影子危乎;高处见山家郭;平处见草庐渔舍, 却是风流绝胜,富贵不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自将芳华付与前,莫厌伤流年。对此,可以酣高歌,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念奴娇·过洞庭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秋,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黄州期间,他经常游览洞庭湖,并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开头,苏轼描绘了洞庭湖的壮美景象。他写道:“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水波不兴,鼓枻万里,脱然轲然;浩浩荡荡,横无际涯;青天一碧,万顷云沙。”这是对洞庭湖的正面描写,写出了洞庭湖的辽阔、宁静和秀美。
接着,苏轼描绘了洞庭湖的浩瀚广阔。他写道:“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是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写出了洞庭湖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内涵。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是历代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苏轼对洞庭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词中写道:“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自将芳华付与前,莫厌伤流年。”这是对洞庭湖的深情赞美。苏轼认为,洞庭湖的自然之美胜过人间富贵。
苏轼的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词对洞庭湖的描写生动形象,充分体现了苏轼对洞庭湖的热爱之情。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270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