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成语沆瀣一气(成语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

作者:im 时间:2024年10月11日 阅读:69 评论:1

  

网带你了解成语沆瀣一气,及其含义

成语沆瀣一气(成语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

  在广博的成语海洋里, “沆瀣一气”是我们常听到的词组一,其常见的解释是形容臭味相投的人互相勾结。但其背后更深层的含义,却鲜为人知。诗词网今天将详细剖析成语“沆瀣一气”的字面意义及比喻意义,带你领略这一成语的魅力。

  

字面含义:污气上冒与臭气相合

  “沆瀣”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鴻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涕泗滂沱。”其中,“沆瀣”被解释为 “水气也”。《说文解字》亦载:“沆瀣,水气也。”可见古人将“沆瀣”视为一种弥漫于空中的水气。

  “沆”与“瀣”二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在《论语·阳货》中,“沆”被解释为“水”。而“瀣”在《吕氏春秋·有始》中,被解释为“露气”。由此可以看出,“沆瀣”一词的字面含义较为丰富,既可以指水气,也可以指露气。

  

比喻意义:臭味相投的人互相勾结

  在现代汉语中,“沆瀣一气”的比喻意义更为常用。其通常被解释为“臭味相投的人互相勾结”。这种解释,源于“沆瀣”本身的含义。作为水气或露气,“沆瀣”往往带有潮湿、阴冷的意味。而潮湿、阴冷的环境,正是细菌滋生、蚊虫繁衍的温床。因此,以“沆瀣”形容臭味相投的人互相勾结,可谓非常贴切。

  例如,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当下宝玉见诸人如此,自知是不能扎了,便向贾母告了一声,自回房去了。一时那些势利小人,见宝玉去了,都一哄而散,复又和周瑞家的等说笑去了。”这里,“一哄而散”和“复又和周瑞家的等说笑去了”这两个动作, 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势利小人互相勾结的丑态,まさに“沆瀣一气”。

  “沆瀣一气”是一个贬义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结党营私、同流合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警惕,远离那些“沆瀣一气”的人,以免受到他们的牵连。

标签: 诗歌与人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278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