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东风破:苏轼与风花雪月背后的思念

作者:im 时间:2024年10月20日 阅读:289 评论:0

   导语:

东风破:苏轼与风花雪月背后的思念

  宋朝文坛,如星似海,苏轼更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诗豪放不羁,寄情山水,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而《东风破》便是他饱含深情的一首名作,它是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春在密州时所作,是一首伤春怀旧的词。

  1. 东风破:词牌简介

  “东风破”是唐教坊曲名,又名“东风第一枝”“东风起”,属中吕宫,后用为词牌。双调四十三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双调,七言句者,又称“大东风破”。

  2. 东风破:词文赏析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词的开头,苏轼以花、月、歌管、楼台、秋千、院落六个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春宵美景图。

  “春宵一刻值千金”引用了李商隐《春宵苦短日高起》的诗句,将春宵比喻为价值连城的宝物,突出了春宵的宝贵。

  “花有清香月有阴”写出了春宵的宜人景色,“花”和“月”都是春宵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为春宵增添了美感和浪漫气氛。

  “歌管楼台声细细”和“秋千院落夜沉沉”则描写了春宵的热闹和宁静两种不同的景象。“歌管楼台声细细”写出了春宵的热闹景象,“秋千院落夜沉沉”则写出了春宵的宁静景象。

  3. 东风破:词意解读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接下来,苏轼笔锋一转,从春宵美景转到了对庭院的描绘。

  “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句词在问庭院有多深,但它实际上问的是苏轼对故乡的思念有多少。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描写了庭院的景物,杨柳在春风中摇曳,帘幕随风飘动,给庭院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4. 东风破:情感抒发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词的最后,苏轼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感伤。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这两句词写出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

  “玉勒雕鞍游冶处”是指苏轼在汴京任职时游冶的地方,“楼高不见章台路”是指苏轼在密州时看不到故乡的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这两句词写出了苏轼对春光流逝的感伤。

  5. 东风破:艺术特色

  《东风破》一词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该词不仅在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

  《东风破》作为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的词作,展现了苏轼非凡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对春光、离别的感叹,在文坛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堪称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317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