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远行
岑参,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出生于江陵,早年赴京城赶考,未中,后应募从军,戍边西域。天宝八载(749年),岑参奉命出使西域,沿途饱览了大漠风光,感受了边塞民情,创作了大量边塞诗篇,成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边塞的思念
在边塞的时光里,岑参思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他用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其中,最有名的一首诗就是《岭外音书断》:
岭外音书断,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无端更南徙,萧瑟共谁吟。
羌管弄哀怨,梨园遥入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归梦难成。
陈词情见笑,涕泪自横陈。
这首诗写于岑参第二次出使西域时,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岭外,指边塞;音书,指书信;断,指中断。岭外音书断,意即边塞与家乡的书信中断,这对于岑参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打击。千里寄书只为墙,让他白头搔更短,几乎没有多少头发能够插进簪子里了。无缘无故地被贬谪到边塞,与他一起吟诗作赋的人不多了,就连羌笛的哀怨之声和梨园的歌舞之声也遥不可及了。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归家的梦也不可能实现了。他把满腔的思念之情化作诗句,读起来令人心酸不已。
家书的珍贵
在边塞的岑参,家书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安慰。每当收到家书,他都会反复阅读,仿佛亲人就在眼前。在诗中,他写道:“家书抵万金”,可见他对于家书的珍视。这种珍视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深。
诗人的归来
天宝十四载(755年),岑参终于结束了在边塞的戍守生涯,回到了长安。虽然他远离家乡多年,但对家乡的思念从未断绝。回到长安后,他写下了许多怀念家乡的诗篇,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归乡》: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写于岑参归乡途中,他一路东行,思绪万千,感慨良多。故乡,对于他来说,是永远的牵挂。
结语
岑参的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思乡之情,也深深地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他的诗作,不仅记录了他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边塞将士的生活和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330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8im
2023-05-25im
2025-04-18im
2023-06-24im
2023-05-25im
2023-08-06im
2023-05-25im
2023-06-13im
2023-06-06im
2023-05-2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