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译文鉴赏

作者:im 时间:2024年10月31日 阅读:97 评论:0

  1. 原文及释义

秋水译文鉴赏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秋天的洪水来了,所有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水流之大,河的两岸渚和崖之间,已经辨不清牛马了。于是河伯就高兴地自以为是,认为天下的美都在自己这里了。

  顺流而下,至于巫山,宋玉对之而作。风伯雨师,沛然自得。云霓相接,阴阳闭塞。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顺着黄河水流向下,到了巫山,宋玉对它作赋。风神和雨神,好像很自得其乐。云和彩虹连接在一起,阴阳闭塞。于是河伯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对着大海好像很敬畏,慨叹说:“谚语有这样的话:‘听说了一百种道理,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啊。”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于是河伯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对着大海好像很敬畏,慨叹说:“谚语有这样的话:‘听说了一百种道理,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啊。”

  2. 译文赏析

  这篇赋主要通过河伯见海的故事来表现作者以儒学道家思想为基础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开头三段写河伯初见黄河水势的浩大,欣喜自得意满。他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里了。这种自负的态度正是作者要批判的对象。

  第四段写河伯顺流而下,到了巫山,见到了浩瀚的大海。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第五段写河伯向大海致敬,并感慨地说:“谚语有这样的话:‘听说了一百种道理,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啊。”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河伯的讽刺和批判。

  这篇赋通过对河伯见海的故事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和人类的渺小无知。它告诫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自以为是,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3. 创作背景

  《秋水》是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宋玉的作品。宋玉生于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20年左右,卒于公元前222年。他曾仕楚顷襄王,后又仕楚怀王。宋玉是屈原的弟子,继承了屈原的文学传统,在赋的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以赋为主,兼有散文和诗歌。他的赋继承了屈原的传统,而又有所发展,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形式。他的赋以清新华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浓烈的感情,描绘了楚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生活,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作者简介

  宋玉,生卒年不详,战国后期楚国辞赋家,与屈原齐名,故称“屈宋”,又与景差、唐勒并称“楚三贤”。宋玉曾仕楚顷襄王,后又仕楚怀王。宋玉是楚国屈原的弟子,继承了屈原的文学传统,在赋的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以赋为主,兼有散文和诗歌。他的赋继承了屈原的传统,而又有所发展,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形式。他的赋以清新华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浓烈的感情,描绘了楚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生活,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369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