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到家怎么读拼音

作者:im 时间:2025年02月15日 阅读:81 评论:0

《岁暮到家》拼音解读与情感赏析:一首古诗的深情与温暖

岁暮到家怎么读拼音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打动了无数读者,清代诗人蒋士铨的《岁暮到家》便是其中一首充满温情的佳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子归家的场景,表达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本文将从拼音解读、诗意赏析以及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岁暮到家》的魅力。

一、《岁暮到家》的拼音解读

我们需要明确《岁暮到家》的拼音读法,这首诗的标题和全文如下:

《岁暮到家》

suì mù dào jiā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ài zǐ xīn wú jìn,guī jiā xǐ jí chén。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hán yī zhēn xiàn mì,jiā xìn mò hén xīn。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jiàn miàn lián qīng shòu,hū ér wèn kǔ xīn。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dī huái kuì rén zǐ,bù gǎn tàn fēng chén。

通过拼音标注,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读出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蒋士铨的诗句简洁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古典诗词的韵味。

二、诗意赏析

《岁暮到家》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岁末归家时与母亲相见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母子之间的深情厚谊。

1、“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这两句诗开篇点题,直接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无尽关爱,以及儿子归家时的喜悦之情。“爱子心无尽”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而“归家喜及辰”则表现了游子归家的及时与幸运。

2、“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寒衣针线密”描绘了母亲为儿子缝制冬衣的情景,针线密集象征着母亲的用心与关怀;“家信墨痕新”则表现了母亲写信给儿子的情景,墨痕未干,说明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从未间断。

3、“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这两句诗描写了母子相见时的情景,母亲看到儿子清瘦的面容,心生怜爱之情,关切地询问儿子在外的生活是否辛苦,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让人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与深沉。

4、“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游子的内心感受,面对母亲的关怀,游子感到愧疚,觉得自己未能尽到为人子的责任,因此不敢向母亲倾诉在外奔波的艰辛,这种复杂的情感,既表现了游子的孝心,也反映了生活的无奈。

三、情感表达

《岁暮到家》之所以感人至深,在于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母子之间的深情厚谊,诗中的情感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诗中的母亲形象充满了温情与关怀,她为儿子缝制冬衣、写信问候,甚至在见到儿子时关切地询问他的生活状况,这种无私的母爱,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力量。

2、游子的愧疚与感恩

诗中的游子面对母亲的关怀,感到深深的愧疚,他觉得自己未能尽到为人子的责任,因此不敢向母亲倾诉在外奔波的艰辛,这种复杂的情感,既表现了游子的孝心,也反映了生活的无奈。

3、家庭的温暖与归属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游子归家的场景,展现了家庭的温暖与归属感,无论游子在外经历了多少风雨,家始终是他心灵的港湾,这种对家庭的依恋与感恩,是这首诗的核心情感。

《岁暮到家》是一首充满温情的古诗,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母子之间的深情厚谊,无论是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还是游子的愧疚与感恩,都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力量,通过拼音解读和诗意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魅力。

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但《岁暮到家》所表达的家庭情感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家始终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而亲情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希望通过对《岁暮到家》的解读与赏析,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并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每一刻。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316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