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岳飞全文多少字?深度解析这首千古名篇

作者:im 时间:2025年04月17日 阅读:12 评论:0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更是流传千古的爱国名篇,许多人在诵读这首词时,不禁会问:《满江红·岳飞》全文到底有多少字?本文将从字数统计、词作背景、内容解析、文学价值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首经典词作。

满江红·岳飞全文多少字?深度解析这首千古名篇

一、《满江红·岳飞》全文及字数统计

我们来看《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全文:

>《满江红·怒发冲冠》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 靖康耻,犹未雪。

> 臣子恨,何时灭!

>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字数统计

这首词共93个字(不含标点符号),如果加上标点符号,全文共109个字符(以现代标点计算),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版本可能在断句或个别字词上略有差异,但总体字数基本一致。

二、《满江红》的创作背景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一生精忠报国,却遭秦桧等奸臣陷害,最终含冤而死。《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创作时间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写于岳飞北伐抗金期间,表达了他对收复中原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词中“靖康耻”指的是1127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汴京(今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这一国耻成为南宋军民心中的痛,也是岳飞毕生奋斗的目标。

三、《满江红》内容解析

**1. 上阕:壮志未酬的悲愤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开篇气势磅礴,岳飞站在高处,怒发冲冠,表现出极度的愤慨。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征战生涯,视功名如尘土,表达了他不慕荣利、一心报国的精神。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激励人们珍惜时光,奋发图强,不要虚度年华。

**2. 下阕:誓死报国的决心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直接点明国仇家恨,表达了对金国侵略者的深仇大恨。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展现岳飞北伐的决心,誓要直捣黄龙,收复失地。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两句极具战斗豪情,虽显夸张,但突出了岳飞对敌人的痛恨和必胜的信念。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结尾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希望有朝一日能凯旋而归,向皇帝复命。

四、《满江红》的文学价值

1、豪放词风的典范

《满江红》是宋代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与苏轼、辛弃疾的作品齐名,全词气势雄浑,情感激昂,展现了岳飞作为武将的豪迈气概。

2、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

这首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象征,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在民族危亡之际,都曾以《满江红》激励自己。

3、语言艺术的巅峰

岳飞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塑造了一个铁血丹心的英雄形象,如“怒发冲冠”“壮志饥餐胡虏肉”等句,极具感染力。

五、满江红》真伪的争议

近年来,有学者对《满江红》的作者是否为岳飞提出质疑,主要论据包括:

-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文献,宋元时期未见记载。

- 词中“贺兰山”位于宁夏,与岳飞抗金的主战场(中原)不符。

但支持岳飞为作者的观点认为:

- 词风与岳飞的性格、经历高度契合。

- “贺兰山”可能是泛指,象征敌国要塞。

主流学界仍倾向于认为《满江红》为岳飞所作。

六、结语

《满江红·怒发冲冠》全文93字,虽短小精悍,却字字千钧,凝聚了岳飞的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志,它不仅是一首文学杰作,更是一曲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战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岳飞的精神和这首词的力量,都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395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