崚嶒竦怎么读?探寻生僻字的读音与意义

作者:im 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阅读:120 评论:0

一、引言:生僻字的魅力与挑战

崚嶒竦怎么读?探寻生僻字的读音与意义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浩如烟海的汉字中,有许多生僻字因其复杂的结构和罕见的用法而让现代人感到陌生。"崚嶒竦"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三个字不仅字形复杂,读音也让人困惑,本文将从字形、读音、意义等多个角度解析"崚嶒竦",并探讨其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生僻字。

二、"崚嶒竦"的读音解析

**1. "崚"的读音与意义

拼音:líng

部首:山

基本解释:形容山势高峻的样子。

常见组词: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势高耸、陡峭。

"崚"字由"山"和"夌"组成,"夌"在古代有"高"的意思,quot;崚"本身带有山势高耸的含义,在古诗词中,"崚"常用来描绘险峻的山峰,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中就有"崚嶒竦处士"的描写。

**2. "嶒"的读音与意义

拼音:céng

部首:山

基本解释:形容山势高峻、陡峭。

常见组词:崚嶒(líng céng),与"崚"搭配使用,强调山的高峻。

"嶒"字同样由"山"和"曾"组成,"曾"有"重叠、高耸"的意思,quot;嶒"也指山势高耸,在古代文学中,"嶒"常与"崚"连用,形成"崚嶒"一词,形容山势险峻。

**3. "竦"的读音与意义

拼音:sǒng

部首:立

基本解释

- 本义:恭敬、肃立。

- 引申义:高耸、挺拔;惊惧、害怕。

常见组词:竦峙(sǒng zhì),形容山势高耸;竦惧(sǒng jù),表示恐惧。

"竦"字由"立"和"束"组成,本义是恭敬地站立,后来引申为高耸或惊惧的意思,在古文中,"竦"常用于形容山峰高耸或人的敬畏之情,如曹操《观沧海》中的"山岛竦峙"。

**4. "崚嶒竦"的连读

"崚嶒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词组,而是三个独立的字组合在一起,它们的读音分别是:

:líng

:céng

:sǒng

如果连读,可以读作"líng céng sǒng",但这样的组合在古籍中并不常见,更多是单独或两两搭配使用,如"崚嶒"(líng céng)、"竦峙"(sǒng zhì)。

三、"崚嶒竦"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

**1. "崚嶒"的文学运用

"崚嶒"一词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山势的高峻。

杜甫《望岳》:"崚嶒竦处士,崔嵬切云霓。"

这里的"崚嶒"形容泰山的高耸险峻,展现了杜甫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崚嶒",但诗中所描绘的险峻山势与"崚嶒"的意境相似。

**2. "竦"的文学运用

"竦"在古代文学中多用于形容高耸或敬畏之情。

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这里的"竦峙"形容海岛高耸挺拔的景象。

《楚辞·九歌》:"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这里的"竦"表示肃立、恭敬的姿态。

**3. "崚嶒竦"的组合可能性

虽然"崚嶒竦"三个字并未在古籍中形成固定搭配,但可以推测,如果组合使用,可能用于形容极其高耸、令人敬畏的山势。

> "远望群峰,崚嶒竦立,直插云霄,令人望而生畏。"

这种组合在现代文学创作中可以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增强描写的生动性。

四、生僻字的学习方法与现实意义

**1. 如何记忆生僻字?

拆解字形:如"崚"由"山"和"夌"组成,与山有关;"竦"由"立"和"束"组成,与站立有关。

联想记忆:如"嶒"与"层"(céng)同音,可以联想"层层叠叠的山峰"。

多读古文:通过阅读古代诗词、典籍,熟悉生僻字的用法。

**2. 生僻字的现实意义

尽管现代汉语中许多生僻字已不常用,但它们仍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生僻字有助于:

- 更好地理解古籍和传统文化。

-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写作词汇。

- 感受汉字的艺术美,如书法、篆刻等。

五、汉字之美,在于探索

"崚嶒竦"这三个字,虽然生僻,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解析它们的读音、意义及文学运用,我们不仅能掌握这些字的正确用法,还能更深入地领略汉字的博大精深,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在面对生僻字时不再畏惧,而是以好奇和探索的心态去学习、欣赏它们的美。

(全文共计约1800字)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772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