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蓼蓼者莪的读音与含义

“蓼蓼者莪”出自《诗经·小雅·蓼莪》,是一首表达孝子哀思父母之情的诗篇,这四个字的正确读音是:
蓼(lù)蓼(lù)者(zhě)莪(é)
“蓼蓼”形容植物高大茂盛的样子,“莪”指莪蒿,一种草本植物,整句的意思是“那高大茂盛的莪蒿啊”,诗人借物起兴,表达对父母的思念。
二、《蓼莪》的创作背景与内容
《蓼莪》是《诗经》中一首感人至深的哀悼诗,相传是孝子因无法奉养父母而作的悲歌,全诗共六章,以莪蒿起兴,反复咏叹父母养育之恩,表达“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
>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 ……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诗人看到莪蒿茂盛,却误以为是普通蒿草,暗喻自己未能尽孝,愧对父母。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叹父母生养自己的辛劳。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的恩德如天一般广大,自己却无法回报,表达深深的遗憾。
三、诗中蕴含的孝道思想
《蓼莪》之所以流传千年,不仅因其艺术价值,更因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孝道的重视,以及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与愧疚。
在儒家思想中,“孝”是伦理道德的核心之一。《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也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而《蓼莪》正是这种孝道精神的文学体现。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因工作、生活忙碌而忽略了对父母的陪伴。《蓼莪》提醒我们:
珍惜父母健在的时光,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
感恩父母的付出,他们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
及时行孝,哪怕是一句问候、一次陪伴,都能让父母感到温暖。
四、历代文人对《蓼莪》的评述
《蓼莪》因其真挚的情感,深受历代文人推崇。
晋代·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与《蓼莪》情感相通。
唐代·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样表达了对母爱的感念。
清代·王士禛评《蓼莪》:“读《蓼莪》篇,未有不流涕者。”
五、如何正确诵读《蓼莪》
要真正理解《蓼莪》的情感,需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节奏:诗经多为四言诗,诵读时应抑扬顿挫,如:
>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2、体会情感:诵读时需代入诗人的悲痛,尤其是“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一句,应饱含无奈与哀伤。
3、结合注释:理解“莪”“蒿”“蔚”等植物的象征意义,才能更深刻体会诗人的比喻手法。
六、孝道永恒,诗意长存
“蓼蓼者莪”不仅是一个诗句,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提醒我们:父母之恩,如山似海;尽孝之心,不可拖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道始终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之一。
希望每位读者在了解《蓼莪》的读音与含义后,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从中获得感悟,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刻。
(全文约1500字)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935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7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5-04-17im
2023-06-06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3-05-2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