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学术史上,清代著名学者戴震以其博学多才、治学严谨而闻名,他不仅在经学、考据学、哲学等领域有卓越贡献,还因其少年时期的一段轶事——“戴震难师”而广为人知,关于“难”字的读音,却引发了诸多讨论,这个“难”究竟是读作“nán”还是“nàn”?本文将结合历史背景、语言学和文献记载,探讨这一问题的答案。
一、“戴震难师”的故事背景
“戴震难师”的故事出自戴震的传记,讲述的是他幼年求学时,因质疑老师的讲解而展现出的非凡智慧,据记载,戴震十岁时,老师教授《大学章句》,他问老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老师回答:“此朱文公(朱熹)所说。”戴震追问:“朱文公何时人?”老师答:“宋朝人。”戴震又问:“孔子、曾子何时人?”老师答:“周朝人。”戴震继续问:“周朝、宋朝相隔几千年,朱文公何以知其然?”老师无言以对,感叹道:“此非常儿也。”
这个故事展现了戴震自幼便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挑战权威,不盲从成说,而“难师”一词,正是描述他向老师提出疑问、挑战传统解释的行为。
二、“难”字的两种读音及其含义
“难”字在汉语中有两个常见读音:nán 和nàn,分别对应不同的含义:
1、读作“nán”时,表示“困难”“不容易”“难以做到”等意思,如“难题”“艰难”。
2、读作“nàn”时,表示“责难”“诘问”“反驳”等意思,如“非难”“责难”。
在“戴震难师”这一语境中,“难”显然是指戴震向老师提出质疑、挑战其观点,因此更倾向于“诘问”“责难”之意,即读作“nàn”。
三、从语言学角度分析“难”的读音
从古汉语的用法来看,“难”作动词时,多读“nàn”,表示“诘问”“反驳”。
- 《孟子·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这里的“难”即读“nàn”,意为“责问”。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难”亦有诘问之意。
“戴震难师”中的“难”更符合“nàn”的读音,即“诘问老师”。
四、现代学者对“难”字读音的讨论
现代学者在研究戴震的生平和思想时,对“难师”的“难”字读音也有不同看法,部分学者认为应读“nán”,强调戴震的提问让老师感到“困难”;但更多学者支持读“nàn”,认为戴震的行为是“诘难”老师,而非单纯让老师感到困难。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指出,“难”作动词表示“责问”时,应读“nàn”,许多权威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也明确标注,“难”在表示“诘问”时读“nàn”。
五、“难”应读作“nàn”
综合历史背景、语言学分析及现代学者的观点,“戴震难师”中的“难”字应读作“nàn”,意为“诘问”“责难”,这一读音更符合戴震向老师提出质疑的行为本质,也符合古汉语的用法。
戴震的这段轶事不仅展现了他的早慧,更体现了他不盲从权威、勇于求真的学术精神,这种精神对今天的学术研究仍有重要启示:真正的学问应当建立在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
1、王力.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1999.
2、《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3、戴震. 《戴震文集》. 中华书局, 1980.
4、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戴震难师”的“难”字正确读音应为“nàn”,这一解读不仅符合语言规律,也更能体现戴震的学术品格。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978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5-04-18im
2025-02-09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5-04-17im
2023-06-13im
2025-05-02im
2023-05-2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