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古籍或参观古代建筑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的词汇,quot;金屈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看似复杂的词汇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发音?它又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探寻"金屈戌"的正确读音、字义解析、历史渊源以及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古老的词汇。
一、金屈戌的正确读音
"金屈戌"这个词汇由三个汉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发音。"金"字读作"jīn",是第一声,这个字在汉语中十分常见,指代金属黄金或金钱;"屈"字读作"qū",也是第一声,有弯曲、屈服等含义;"戌"字的读音相对复杂一些,它读作"xū",是第一声,属于十二地支之一。
将三个字组合起来,"金屈戌"的标准普通话读音为"jīn qū xū",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戌"字常被误读为"shù"或"wù",实际上在"金屈戌"这个特定词汇中,它应当读作"xū"。
在方言发音方面,不同地区对"金屈戌"的读法可能略有差异,在粤语中,"金"读作"gam1","屈"读作"wat1","戌"读作"seot1";而在闽南语中,这三个字分别读作"kim"、"khut"和"sut",了解这些方言发音有助于我们在不同语境中准确识别和使用这个词汇。
二、字义解析与构词法
要深入理解"金屈戌"这个词汇,我们需要分别解析三个字的含义及其组合意义。"金"字本义指黄金,引申为金属、金钱、贵重等含义;"屈"字原意为弯曲、使弯曲,也有屈服、委屈的意思;"戌"是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对应生肖中的狗,古代也用来表示方位(西北方)和时辰(晚上7-9点)。
"金屈戌"作为一个合成词,其整体意义并非三个字义的简单叠加,在古代建筑和器物中,"金屈戌"特指一种金属制成的门环、铰链或锁扣装置,因其形状弯曲如戌(狗)而得名,这种构词方式体现了汉语中通过具象事物组合形成专有名词的特点,类似于"金銮殿"、"玉搔头"等词汇的构成方式。
与"金屈戌"结构相似的词汇还有"金锁甲"、"银屈戌"等,都是通过"金属名+形状/功能描述"的方式构成的名词,用于指代特定的金属器物,了解这种构词规律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记忆更多类似的古代专有名词。
三、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金屈戌"这一称谓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在当时的建筑文献和诗词作品中已有记载,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富平少侯》中写道:"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quot;银床"一词据考证即指带有"金屈戌"装饰的床榻。
在宋代,《营造法式》等建筑典籍中对"金屈戌"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有详细记载,明清时期,随着建筑工艺的发展,"金屈戌"的形制和装饰更加精美多样,成为彰显建筑等级和主人身份的重要元素,故宫、颐和园等古建筑群中保存了大量精美的"金屈戌"实物,是研究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资料。
"金屈戌"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金属材质代表坚固耐久,弯曲的造型象征柔韧变通,而"戌"字则暗含守护、防卫之意,古代工匠常在其上雕刻吉祥纹样或神兽图案,赋予其驱邪避害、招财纳福的文化内涵。
四、现代应用与活化传承
在现代建筑和文物修复领域,"金屈戌"的传统工艺仍然具有重要价值,许多古建筑修复工程都严格按照古代工艺复制"金屈戌",以保持建筑的历史原貌,北京故宫的大修工程中就大量使用了传统方法制作的"金屈戌",确保了建筑构件的原真性。
在当代设计中,"金屈戌"的元素被创新性地应用于家具、装饰品等领域,一些设计师将传统的"金屈戌"造型与现代材料相结合,创造出既有古典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为"金屈戌"这一古老工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保护和传承"金屈戌"相关工艺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课题,2015年,"古建筑金属构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就包括"金屈戌"的制作工艺,通过设立传承人、开办工艺培训班、举办专题展览等方式,这一传统技艺得以系统性地保护和传承。
五、常见问题与学习建议
quot;金屈戌"的读音和用法,常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戌"字的正确发音;二是"金屈戌"与类似构件如"铺首"、"门钹"的区别;三是在现代语境中的正确使用场景,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中国古代建筑辞典》等权威工具书,或咨询古建筑领域的专家。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金屈戌"及相关文化的读者,推荐阅读以下书籍:《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唐宋建筑构件研究》等专业著作,参观故宫、苏州园林等古建筑群时,可以特别留意门窗上的金属构件,实地观察"金屈戌"的实际应用。
学习这类生僻词汇时,可以采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先准确掌握读音,再分析字形结构,最后理解词义内涵,将词汇放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学习,了解其演变过程和使用场景,能够帮助加深记忆和理解。
"金屈戌"这一看似生僻的词汇,实则是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通过探究其正确读音、解析字义、追溯历史渊源,我们不仅掌握了一个古代专有名词,更窥见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妙与工匠智慧的璀璨,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如"金屈戌"这样的传统工艺与文化符号,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延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正确读写和使用"金屈戌"这一词汇,并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探索兴趣,每一个古老词汇都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让我们得以触摸先人的智慧结晶,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979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3-05-28im
2023-06-14im
2025-04-19im
2023-06-13im
2023-05-25im
2023-05-26im
2024-02-2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