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7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尽展诗人送别之情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写作背景,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创作的送别诗。这首诗共两首,分别写于公元742年和750年。当时,王昌龄正在长沙任职,而他的友人辛渐则将要离开长沙前往他乡。王昌龄在芙蓉楼为辛渐饯行,并作此诗以表送别之情。
# 时间:2024-04-18# 阅读:407
-
91阅读
诗词鉴赏:岂无白衣与子同袍,心有灵犀一点通
《岂无白衣与子同袍》出自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戍边将士的思念之情,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流传甚广,是一首经典的汉乐府诗作。
一、全诗内容及翻译
岂无白衣与子同袍(岂没有身着白衣的人和
# 时间:2024-04-18# 阅读:91
-
55阅读
1. 浩瀚星汉,闪烁繁星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会有对星空的描写。这些描写,或雄奇壮丽,或清丽脱俗,为诗词增添了许多美感。
《敕勒歌》中,李延年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来形容北方的夜景。星空下,平野辽阔无垠,月亮从大江中升起,银河在天空中流淌。这幅景象,既壮观又秀美,让人心旷神怡。
2. 星光熠熠,流光飞
# 时间:2024-04-18# 阅读:55
-
72阅读
,
# 时间:2024-04-18# 阅读:72
-
49阅读
第一部分:凤凰台上的传说
1. 凤凰台的由来
> 凤凰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迹,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相传,周武王伐纣后,册封其弟周公旦于此,周公旦在这里筑台观赏凤凰,故称凤凰台。
2. 凤凰台的传说
> 凤凰台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一只凤凰从
# 时间:2024-04-18# 阅读:49
-
73阅读
一、作品概述:《春晓》:孟浩然诗歌的代表作
孟浩然是我国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淡雅、自然流畅的风格而著称。其中,《春晓》是孟浩然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也被视为唐诗中描绘春景的典范。
二、诗歌赏析:春意盎然,情景交融
1. 开篇点题,描绘春晓景象
《春晓》的开篇两句直接点题,描
# 时间:2024-04-18# 阅读:73
-
61阅读
一、花落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 春日赏花,花开烂漫,花落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幅凄凉的景象,诉说着诗人孤独的心境。
2. 杜甫的《春望》中,诗人为思念故乡而愁苦,赏花之余,花落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更加衬托出诗人的落寞与孤独。
3. 柳永的《雨霖铃》中,诗人为与情人离别而伤心,独自走在雨中,花落人独立,微雨燕双
# 时间:2024-04-18# 阅读:61
-
123阅读
一、边塞 poetry——描绘戍边将士的壮丽画卷
1. 边塞苦寒,将士吃苦耐劳
“戍楼连朔气,长笛落寒声。”——唐代骆宾王《塞下曲四首》
诗句描绘了边塞的严寒气候和将士们戍守的艰辛。戍楼连接着朔风,长笛吹出的音乐在寒风中飘荡,展现出边塞的寒冷和荒凉。将士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坚守岗位,吃苦耐劳,令人钦佩。
# 时间:2024-04-18# 阅读:123
-
68阅读
一、白起和王翦
白起和王翦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两位著名军事家,他们均以卓越的军事才能闻名于世。白起被誉为“战国杀神”,而王翦则以“扫荡六合”而著称。他们二人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秦国最终统一中国的重要功臣。
白起(公元前302年或284年—前257年),字子白,郿县(今陕西眉县)人。他自幼聪慧过人,善于用兵。白起早年投身
# 时间:2024-04-18# 阅读:68
-
54阅读
一、以礼待人,涵养君子风度:
1. 礼节的重要性:
礼节是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法则,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和素质。懂礼貌、守规矩的人,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欢迎。
2. 以礼待人,体现君子之风:
君子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他待人接物总是彬彬有礼,谦虚有节。以礼待人,不仅可以赢得他人的好感,
# 时间:2024-04-18#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