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月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自古以来,诗人墨客借月亮抒发了各种感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
古代诗词
1.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描写月色皎洁、明亮,引发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
# 时间:2024-03-04# 阅读:53
-
48阅读
1. 忆秦娥的起源
忆秦娥是一首著名的宋词,作者是李清照。这首词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当时李清照已经年过半百,流寓金国。词中抒发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往日的追忆。
2. 忆秦娥的艺术特色
忆秦娥是一首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的佳作。全词共四句,每句五字,共二十字。词中运用比喻、借代、典
# 时间:2024-03-04# 阅读:48
-
196阅读
诗中蕴含家国情怀的王昌龄《出塞》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以雄壮豪放、悲壮苍凉的风格著称,其中《出塞》一诗更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h3王昌龄的生平˂/h3王昌龄的生平
# 时间:2024-03-04# 阅读:196
-
43阅读
碧空如洗——那一抹诗意的蓝
碧空如洗,一个多么诗意的词语,让人想起一望无际的蓝天,朵朵洁白的云朵,还有那轻柔的白鸽。那么,碧空如洗的拼音是什么呢?它又是怎么读的呢?这里,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碧空如洗的拼音和读音。
# 时间:2024-03-04# 阅读:43
-
44阅读
1. 浑欲不胜簪之美
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素有“诗是诗的灵魂”、“词是词的意蕴”之称。在诗词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感受诗人的情感、领悟人生的哲理、获得精神的共鸣。其中,“浑欲不胜簪”这一诗词意境,更是让人沉醉。
2. 取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浑欲不胜簪”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描写了诗
# 时间:2024-03-04# 阅读:44
-
59阅读
一、 子曰其身正的出处
1.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2. 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 译文:孔子说:“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用号令,民众也会自觉听从;自身行为不正,即使有号令,民众也不会服从。”
二、 子曰其身正的含义
1. 修养自身是
# 时间:2024-03-04# 阅读:59
-
52阅读
袁崇焕的传奇一生与影视记录
袁崇焕,一位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被广泛流传,并被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本篇文章将以袁崇焕传、袁崇焕传电视剧完整版、袁崇焕传片尾曲为基础,讲述袁崇焕的传奇一生与影视记录。
˂h3袁
# 时间:2024-03-04# 阅读:52
-
45阅读
一、诗经中的爱情诗歌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收录了大量爱情诗歌,这些诗歌以其朴实真挚的感情,优美生动的语言,至今仍为人传唱。
1.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时间:2024-03-04# 阅读:45
-
54阅读
_白马篇_ _是_ _宋代_ _诗人_ _李白_ _的名作_ _之一_ _,本诗是一首思念丈夫的诗。_ _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想象丰富,是一首烩炙人口的千古绝唱。_
1、白马篇译文
词牌名:白马篇
作者:李白
白马从西来,紫髯深目毛。
仰天长嘶畏,风沙起云霄。
# 时间:2024-03-04# 阅读:54
-
50阅读
【楔子】
春风十里,杨柳依依,湖水泛起涟漪,绿意盎然,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徐徐展开。
【小标题一:湖水绿如蓝,烟雨江南尽入画】
湖水清澈碧绿,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镶嵌在大地之上。岸边的垂柳轻拂水面,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翩翩起舞。湖面上漂浮着朵朵荷花,粉红娇嫩,清香四溢。
微风吹过,湖面
# 时间:2024-03-04#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