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前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词国度,诗词文化源远流长。科举制度实行以后,秀才成为社会上较有地位的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在家中读书、写诗,很少有机会外出。然而,尽管他们足不出户,却能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当时的交通和通信条件还比较落后,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靠人际交往和书信往来。
一、秀才不出门,为何能知天下事?
# 时间:2024-03-02# 阅读:49
-
50阅读
一、相逢:诗人笔下的浪漫相遇
1.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诗人秦观在《鹊桥仙》中写下了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道尽了爱情中相思之苦与重逢之喜。诗人与心上人相逢,一见钟情,从此两颗心便紧紧相连,即使不能日日相见,也依然深爱彼此。
2.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
# 时间:2024-03-02# 阅读:50
-
55阅读
1. 幽姿不入少年场,别具一格风采
幽姿不入少年场,形容诗人韦庄在少年时期的独特风采。韦庄年少时,不喜欢一般的少年活动,如蹴鞠、射箭等,而喜欢读书作诗。这在少年人中是很少见的,因此人们称赞他“幽姿不入少年场”。
韦庄的这种独特风采,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的诗歌以幽雅清丽的风格著称,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 时间:2024-03-02# 阅读:55
-
51阅读
淡然心境,诗韵流芳
在文学的宝库中,淡然心境如同一泓清泉,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灵。诗词中的淡然,是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的心境,是面对世事纷扰、宠辱不惊的豁达。淡然诗句,如同一杯清茶,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一、超
# 时间:2024-03-02# 阅读:51
-
49阅读
一、文言文两则:简要介绍
1. 定义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形式,与现代汉语口语相对。文言文主要用于写作,不作为日常口头交流的工具。
2. 发展历史
甲骨文:公元前13世纪,商朝人的文字。
金文:公元前11世纪,西周人的文字。
小
# 时间:2024-03-02# 阅读:49
-
53阅读
咏叹古今千古不变的爱情誓言——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是千古文人墨客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有人说,爱情是甜蜜的,它能让人感受到幸福与满足;有人说,爱情是苦涩的,它能让人尝尽世间酸甜苦辣;还有人说,爱情是伟大的,它能让人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我们
# 时间:2024-03-02# 阅读:53
-
49阅读
古意的诗词,古意盎然的艺术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古意盎然的诗词,更是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h3. 古意的诗词,古韵的诗句
古意的诗词,往往具有古朴、清新的风格,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田园风光之中。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 时间:2024-03-02# 阅读:49
-
55阅读
1. 水的灵动之美
水是灵动的,它可以柔若无骨,也可以刚烈无比。诗人笔下的水,或如轻纱曼舞,或如急流奔腾,或如清泉潺潺,或如大海浩瀚。
1)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 时间:2024-03-02# 阅读:55
-
48阅读
萧条山川
1. 山川萧条,极边苦寒之地,人迹罕至,一片荒凉。
2. 山峰巍峨,但寸草不生,怪石嶙峋,一片死寂。
3. 河流奔腾,但浊浪滔天,毫无生机,令人望而生畏。
寥落人事
1. 人事寥落,古今皆同,边塞之地,人烟稀少,生活艰难。
2. 戍边
# 时间:2024-03-02# 阅读:48
-
63阅读
烟笼寒水月笼沙——诗句里的江南水乡
当我们读到“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时,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的夜景图。烟雾缭绕的江面,一轮明月高悬在空中,映照着江水中的点点渔火,犹如繁星散落在水面上,煞是好看。
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述的城市
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出处
# 时间:2024-03-02#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