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1. 流动的水
1. 1.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波光碎影鲜。(李白《望月怀远》)
2. 2.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李白《早发白帝城》)
3. 3.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 4.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暮江吟》)
# 时间:2024-02-29# 阅读:48
-
71阅读
揭秘晋书:一部充满魔力的史书
p. 晋书概述:
晋书原名《晋史》,是唐朝著名史学家房玄龄等21人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集体编纂。全书分为130卷,记述了晋朝268年至420年的历史,内容翔实,文笔优美,是中国古代史学中的重要著作。晋书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被列为二十四史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断代史。
h
# 时间:2024-02-29# 阅读:71
-
60阅读
壹、繁星璀璨
1. 漫天星河,诗人笔下的星空
自古以来,诗人笔下的星空总是那么美妙绝伦,让人心旷神怡。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诗人抬头仰望天空,看到了一轮明月高悬,不禁思念起了故乡。
2. 诗人眼中的星空,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 时间:2024-02-29# 阅读:60
-
55阅读
一.云汉漫天,星汉灿烂
1. 云汉,古人对银河的称谓,意为“河流之天”,因其绵延高远,星光灿烂,而得此名。
2. 云汉在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浩瀚无垠的空间,以及人的胸怀与抱负。
3. “云汉漫天,星汉灿烂”这一句,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这句诗描绘了中秋之夜仰望天空的壮
# 时间:2024-02-29# 阅读:55
-
86阅读
一、引言
山川壮美,诗词歌赋中流传着无数的诗词佳作,描写山川的壮丽与雄伟,让人叹为观止。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诗人笔下的山川五彩斑斓,各具特色。“一览众山小”便是诗人笔下常出现的名句,表达了诗人登高览远、纵目千里时,心中豁然开朗的壮阔之情。
二、一览众山小,出自何处?
1. 杜甫的《望岳》
# 时间:2024-02-29# 阅读:86
-
52阅读
一、开篇: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度,从来也欢迎世界各地的友人。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只要你来到中国,就会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欢迎。即使是山川异域之人,也能同享风月之美,同沾友谊之情。
二、本文:
1. 历史渊源:
中外文化交流历史
# 时间:2024-02-29# 阅读:52
-
50阅读
王冕发奋读书的故事:从小诗童到大诗人
少小失怙,孤苦零丁,却坚持读书,立志远大,终成一代诗人,这就是王冕发奋读书的故事。
天资聪敏,从小喜读诗书
# 时间:2024-02-29# 阅读:50
-
46阅读
1. 何谓放之四海皆准?
放之四海皆准,出自《论语·子路》,原句为“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矣。”后人引申为“放之四海皆准”,比喻道理、原则等适用于任何地方或情况。
2. 诗词文化,中华瑰宝
中华诗词文化源远流长,从《诗经》到《唐诗三百首》,再到宋词、元曲,每一首诗词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 时间:2024-02-29# 阅读:46
-
56阅读
诗词赏析
1. 词牌名和作者
《一钩新月挂西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秋夜新月升起时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秋夜新月的喜爱之情。
2. 原文
```
一钩新月挂西楼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 时间:2024-02-29# 阅读:56
-
54阅读
>自古以来,明月就是文人墨客笔下常写的一个意象,因其清冷、高洁、孤傲的形象,而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意义。一篇篇吟咏月光的经典古诗文,描绘出皎洁月光下的各种情景,或优美,或壮阔,或凄凉,或沉寂,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一、赏析明月诗词古诗经典名句
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时间:2024-02-29#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