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阅读
一、 北冥有鱼 原文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二、 北冥有鱼 翻译
北海里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鱼非常大,它的身体不知道有多
# 时间:2024-03-24# 阅读:198
-
51阅读
一、诗歌点睛
1、开篇论述
昔日里,文人雅士常以诗歌抒发胸臆,寄托情怀。然诗歌之作,亦非信手拈来,往往需经反复推敲,方得佳作。盖诗歌乃文采之凝聚,字句之间,皆蕴涵深意。故而,诗人常需苦心孤诣,独运匠心,方能将诗歌之精髓尽显。
2、诗歌之妙
诗歌之妙,在于其意境之深远,韵律之悠扬,情感之充沛
# 时间:2024-03-24# 阅读:51
-
53阅读
[一. 夜书所见]
1. 夜书所见古诗的背景和创作缘由
夜书所见古诗是清朝的诗人袁枚创作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二. 夜书所见古诗的艺术特点]
2. 文笔细腻,描绘生动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夜晚读书的场景描
# 时间:2024-03-24# 阅读:53
-
52阅读
一、屈原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怀王、楚顷襄王时任三闾大夫。屈原在诗歌中大胆地运用楚地民歌的曲调和形式,吸取民间文学的营养与成份,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二、屈原诗歌特点
屈原诗歌的主要特点包括:
1
# 时间:2024-03-24# 阅读:52
-
46阅读
1. 于园简介
于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是一座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的江南古典园林。于园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布局紧凑,建筑错落有致,园内亭台楼阁、曲径回廊、花木扶疏,景色宜人。
2. 于园的历史
于园最初为明代弘治年间御史于允中所建,取名为“勺园”。勺园后几经易手,在清代时被改名为“于园”。同治十一年
# 时间:2024-03-24# 阅读:46
-
54阅读
1. 庄子其人其事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庄子一生行踪不定,著有《庄子》一书。该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
2.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主宰,是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应“道”而行,才能获得自由和洒脱。
# 时间:2024-03-24# 阅读:54
-
45阅读
小标题一:千秋岁简介
1. 千秋岁,是词牌名,创始于唐代,原为教坊曲。
2. 千秋岁,在宋元词中用的很多,列入各种词谱。
3. 千秋岁,一般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4. 千秋岁有不同的韵式,常用的有仄韵:平起,5、8、11韵;仄起,2、5、8韵;入韵:平起,4、7、10韵;
# 时间:2024-03-24# 阅读:45
-
45阅读
1. 明月几时有?
《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光皎洁明亮,洒满床前,诗人似乎误以为地上的霜。
2. 夜半闲敲石竹门
《赠汪伦》中的“夜半闲敲竹石门,却探幽居问主人”:诗人李白在半夜拜访隐居山林的友人汪伦,用石竹敲门探访主人。
3. 苏轼对月饮酒
# 时间:2024-03-24# 阅读:45
-
64阅读
1. 黄昏的宁静
黄昏,一个安静而祥和的时刻,一切似乎都慢了下来。风轻拂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响声,似是低声呢喃着什么。鸟儿归巢,偶尔传来几声欢快的鸣叫,为这宁静的时刻增添了一丝生机。
2. 黄昏的色彩
黄昏的天空是美丽的,它由红、橙、黄、紫等颜色交织而成,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当夕阳西下时,天边还会泛起一片金黄
# 时间:2024-03-23# 阅读:64
-
50阅读
一、小序
大唐王朝,盛世空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诗歌、音乐、舞蹈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一曲盛世华章。其中,珠歌翠舞作为唐朝宫廷音乐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华丽的舞姿,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二、珠歌
珠歌,顾名思义,是以珍珠为装饰的歌舞形式。珠歌的表演者通常是年轻貌美的女子,她们头戴珠翠,身穿锦衣
# 时间:2024-03-23#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