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
正文
1. 引言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是袁枚写给弟弟的,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和关心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动容。
2. 背景
袁枚的弟弟名叫袁棠,字墨亭,是袁枚的二弟。袁棠生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 时间:2024-10-20# 阅读:84
-
150阅读
第一节
> 导言:一篇精彩诗词鉴赏,带您领略诗词魅力
山外青山楼外楼,这句诗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美丽画卷,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旷达开朗的思想感情。诗的前面两句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意思是说,湖水在晴天里波光粼粼,山色在雨中朦朦胧胧,都非常美妙。山外青山楼外楼,这两句
# 时间:2024-10-20# 阅读:150
-
60阅读
导语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便流传着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这些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经典的诗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并对其中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进行赏析。
正文
1. 赏析“一道残阳铺水中”
这是《江
# 时间:2024-10-20# 阅读:60
-
161阅读
一、苏幕遮的创作背景
苏幕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牌。该词牌共58字,分为两段,每段29字。上下两段各用两遍叠字,形成一种回环往复、连绵不断的意境。全词共17句,每句7个字,押韵为平声。
二、苏幕遮的词牌特点
苏幕遮的词牌特点鲜明,曲调婉转,意境深沉,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界的思考。词中多用比喻、夸
# 时间:2024-10-20# 阅读:161
-
55阅读
一、简介
《请留盘上石》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于元符元年(1098年),当时苏东坡被贬谪惠州。在惠州期间,苏东坡经常游览西湖,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二、原文
```
盘旋盘旋再盘旋,
千折万转回葱岭。
烟云戏舞轻笼罩,
# 时间:2024-10-19# 阅读:55
-
90阅读
一、劫法场计划的产生
1. 宋江上梁山:
- 在杀嫂案中,误杀阎婆惜
- 在九龙冈,劫持了法场的宋江
2. 宋江热心助人:
- 经常劫富济贫,帮助有需要的人
- 尤其是一对孤儿兄妹
- 兄妹的父亲被朝廷冤枉处死
# 时间:2024-10-19# 阅读:90
-
283阅读
道情:韵香流转,余音绕梁
道情,又称道曲,是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之一,流行于北方地区,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在艺术界享有重要的地位。
h3 道情的起源
道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音乐,由于受到宗教音乐的影响,道情既保留了宗教音乐的庄重肃穆,又融合了民间音乐的通俗易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 时间:2024-10-19# 阅读:283
-
108阅读
一、历史上的经典诗歌
1. 杜甫:《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不见人,人皆上城头。城头游侠儿,踏歌吹长笛。
2.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时间:2024-10-19# 阅读:108
-
63阅读
一、笛声三弄的背景
1. 笛声三弄的起源。笛声三弄,起源于唐代,相传为唐玄宗创作的一首笛曲。
2. 笛声三弄的乐器。笛声三弄,顾名思义,是以笛子为主要乐器演奏的曲子。
3. 笛声三弄的表现形式。笛声三弄,可以通过独奏、合奏、伴奏等形式表现。
二、笛声三弄的艺术特色
1.
# 时间:2024-10-19# 阅读:63
-
60阅读
一、关于端午的古诗歌赏析
1.屈原与端午:
屈原,战国时代楚国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端午节的代表人物。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在屈原投江之后的每一年,乡亲们总是会在他投江的地方举行龙舟竞渡,以此来纪念屈原。当时楚国人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就会把有很多粘性的粽子投入江河中,同时龙舟竞渡会击起浪花,造成一种楚国人在打败鱼虾
# 时间:2024-10-19#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