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言论由他的门人编集成《孟子》一书,后人又称其为《孟子集注》。《孟子集注》是孟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对儒学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孟子集注》的思想精髓
《孟子集注》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即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秩序的基础。孟子认
# 时间:2024-03-14# 阅读:59
-
56阅读
不可不读,学而不厌的惊人道理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学习有着崇高的敬意,并将“学而不厌”视为一条重要的处世准则。《论语·述而》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不仅仅是针对教师而发,也是对所有求知者的一句谆谆教诲。
# 时间:2024-03-14# 阅读:56
-
58阅读
白居易文言诗自挂东南枝,是通过女子自尽反映什么含义
白居易创作的文言诗《自挂东南枝》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篇,“东南枝”一词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一位年轻女子在等待爱人回来时,由于久等不到爱人的到来而选择自尽。女子去世后,她的灵魂化身成鸟儿,飞到一棵东南枝上哀鸣,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白居易以此传说为素材
# 时间:2024-03-14# 阅读:58
-
46阅读
一、离怀深浅
1、中秋时节,皓月当空,正是家人团圆、亲朋欢聚之时。然而,总有一些身在异乡的人,无法与亲人相守,只能借诗抒怀,寄托相思之情。
2、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便是如此。诗的开头,诗人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诗,道出了中秋月圆之夜,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仰望着同一轮明月,共度美好时光。
# 时间:2024-03-14# 阅读:46
-
47阅读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的非凡能力和魅力
自古以来,诗词便以其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内涵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而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更是诗词创作中的一种奇特现象,它不仅考验诗人的才华,更考验诗人的灵感与对事物的观察力。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的非凡能力和魅力。
# 时间:2024-03-14# 阅读:47
-
79阅读
1. 词牌名与作者
《水调歌头·我寄愁心与明月》是宋代大词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上阕从月下怀人,写出月夜独处的无限惆怅和无限思念之情;下阕以月自嘲,进一步抒发孤苦无依的无限悲凉。全词感情委婉、细腻、真挚。
2. 词中意象解析
1. 月
月夜是词人抒发情感的背景,也是词人情感的寄托。
# 时间:2024-03-14# 阅读:79
-
51阅读
1. 绪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思曲如同一首首动人的乐章,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它们或缠绵悱恻,或哀婉凄凉,诉说着对远方爱人的无尽思念与牵挂。
2. 相思曲的起源与发展
相思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用诗歌的形式来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到了唐宋时期,相思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众多脍炙
# 时间:2024-03-14# 阅读:51
-
49阅读
一、诗词中的回头万里
诗词中,有很多令人难忘的回头万里名句,这些诗句或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或表达诗人对前路的迷茫,或感叹人生的短暂。
二、回头万里名句赏析
1.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这首词是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时所作。词中,苏轼回顾自己一路走
# 时间:2024-03-13# 阅读:49
-
51阅读
1. 倚天社的创立
倚天社是中国近现代诗坛上一个重要的社团。它于1924年由郑孝胥、陈衍、江椿等人发起创立。社名取自于宋代诗人李清照的词句“倚天作嫁与梅魂”。倚天社的宗旨是“继承诗词传统,发扬民族文化”。
2. 倚天社的社员
倚天社在成立之初就有社员100多人,其中包括郑孝胥、陈衍、江椿、吴昌硕、齐白石、徐悲
# 时间:2024-03-13# 阅读:51
-
48阅读
周敦颐眼中高洁脱俗的花,莲!
周敦颐,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文艺修养,在他的笔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爱莲说。这篇文章中,周敦颐借莲花的独特品格来阐述自己的高尚情操和道德修养。
周敦颐认为莲是高洁脱俗的花
周敦颐认为,莲是一
# 时间:2024-03-13#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