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 77阅读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感悟人生哲理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大道通行的时候,天下是公有的,选拔贤能的
    # 时间:2024-03-01# 阅读:77
  • 58阅读
    渡汉江 宋之问(渡汉江 宋之问古诗鉴赏)
       渡汉江:宋之问的诗意与解读   诗人宋之问的一首渡汉江,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备受推崇。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诗,感受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诗意:美景与哲思的交融
    # 时间:2024-03-01# 阅读:58
  • 53阅读
    五岳寻山不辞远(五岳寻山不辞远的意思)
       诗词网精华:五岳寻山不辞远,五岳寻山不辞远什么意思   五岳是我国五座最著名的山峰,分别是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五岳寻山不辞远,在不同的解释下,意思各异,但其核心意思都包含着对名山大川的向往和探索。    磅礴气势
    # 时间:2024-03-01# 阅读:53
  • 62阅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开篇语:孔子倡导的学习精神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中,孔子思想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孔子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经典著作,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孔子倡导的学习精神的重要体现。    一、学而时习之:终身学习的理念   1.1 持续不断的学习: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强调
    # 时间:2024-03-01# 阅读:62
  • 52阅读
    如何用汉书的观念写好诗词
       一、班固是谁?   1. 汉书的作者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史学家。   2. 班固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班彪是东汉初年的著名学者,著有《后汉书》和《汉书》。   3. 班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尤其对《春秋》和《左传》有很深的研究。   4. 班固成年后,
    # 时间:2024-03-01# 阅读:52
  • 48阅读
    端午节的古诗诗句有哪些(端午节的古诗诗句有哪些四年级)
       端午节古诗词诵鉴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是在中国流传了很久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来庆祝这一美好的节日。在这些民俗活动中,诗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墨客都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端午佳作,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景象,还寄
    # 时间:2024-03-01# 阅读:48
  • 45阅读
    欲投人处宿(欲投人处宿下一句诗句是什么)
       欲投人处宿诗句赏析:月下入深山,夜长生白发   唐代诗人元稹有一首题为《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的诗,其中有“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之句。这句诗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想要找个地方投宿,却因为河水阻隔,不得不向樵夫打听住宿的地方。诗句中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反映了唐代社会交通不便的状况。
    # 时间:2024-03-01# 阅读:45
  • 46阅读
    回延安,寻找诗词中的红色记忆
       一、重返延安,诗情画意   1. 延安,这个曾经硝烟弥漫的革命圣地,如今已成为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   2. 漫步在延安的街头,随处可见与诗词相关的景点。   3. 枣园,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曾经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4. 杨家岭,周恩来和他的同志们在这里挥洒汗水,缔造辉煌。
    # 时间:2024-03-01# 阅读:46
  • 48阅读
    朝看水东流的下一句(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什么意思)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时光荏苒,人生无常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转眼,一天又过去了。从早到晚,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悲伤。这些经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去。   
    # 时间:2024-03-01# 阅读:48
  • 46阅读
    溘然长往(溘然长往什么意思)
       诗词网带你了解溘然长往的含义和典故   在诗词的创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古诗词中的常用语,如“溘然长往”。那么,溘然长往是什么意思呢?它有什么典故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h3:溘然长往的含义
    # 时间:2024-03-01# 阅读:46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