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前言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中的“黄金屋”比喻知识的宝贵,“颜如玉”比喻知识的美丽。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智慧,陶冶情操。
一、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的宝贵
1. 知识是无价之宝
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体
# 时间:2024-02-28# 阅读:55
-
45阅读
诗歌的魅力
1. 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自古以来便广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仅能够抒发情感,而且能够传递思想、传承文化。
2. 诗歌的种类繁多,有叙事诗、抒情诗、戏剧诗等等。其中,赠别诗便是诗歌中很重要的一类。
赠别诗的概念
1. 赠别诗,又称离别诗,是指送别友人或亲人时所作的诗。
# 时间:2024-02-28# 阅读:45
-
53阅读
1. 长江浩荡,气吞山河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青藏高原一路奔腾而下,汇聚了无数支流,浩浩荡荡,奔向大海。诗人用笔墨描绘长江的壮丽景色,展现了长江的气吞山河之势。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杜甫《旅夜书怀》:“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 时间:2024-02-28# 阅读:53
-
58阅读
1. 善学者的下一句是什么
“善学者,假人之长,用人之短。”善学者,就是善于学习的人。假人之长,就是学习别人的优点;用人之短,就是吸取别人的缺点。
2. 善学者假人之长的含义
假人之长,就是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善学者不耻下问,不固步自封,虚心向他人学习,吸取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 时间:2024-02-28# 阅读:58
-
67阅读
金陵城里叹古今,岁月无情 人事如烟
自古以来,金陵的美景便被文人墨客们所称赞,流传至今,数不尽的诗词歌赋都曾写下金陵的秀美风光和悠久历史。其中,《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宋词,便是对金陵怀古的经典之作。这首词被广为传诵,并在众多诗词竞赛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足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时间:2024-02-28# 阅读:67
-
57阅读
1. 诗的背景
庚子年冬,诗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初到黄州,苏轼诗兴不减,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以寄托对亡妻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2. 诗的意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全诗分为上阕和下阕。上阕写诗人中秋之夜的所见所感。诗人深夜立在庭院中,仰望明月,不禁想起久别的亡妻。他追问明月自何时
# 时间:2024-02-28# 阅读:57
-
51阅读
一、水之灵动
1、水是变化莫测的,它可以是平静的湖泊,也可以是汹涌的河流。它可以是清澈透明的,也可以是浑浊不清的。它可以是温暖的,也可以是冰冷的。水总是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索它。
2、水也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植物和动物生长必需的,也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水是生命的动力,它推动着生命不断前进。
# 时间:2024-02-28# 阅读:51
-
47阅读
1,重阳节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重阳节在古代有插茱萸赏菊等习俗,又称为“菊节”。
2,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由来,民间传于西汉时期。据传,东汉桓帝元符三年(公元118年)九月九日,汝南郡太守彭城人桓景,因多行善事,重阳日遂得道成
# 时间:2024-02-28# 阅读:47
-
53阅读
乐游原古诗原文
1.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2. 西京承运日,周德不可违。
3. 秦氏既灭楚,匹夫竟敢私。
4. 贪吏聚敛怨,刺史伏其辜。
5. 百辟皆震恐,民人相收捕。
6. 逃亡满山谷,猘犬穷追取。
7. 猛将如狼虎
# 时间:2024-02-28# 阅读:53
-
57阅读
三游洞记散文魅力与作者情感探索
在文学的浩瀚长河中,刘禹锡的《游三游洞记》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本文将从词句赏析、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对《游三游洞记》散文进行深入解析,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和鉴赏刘禹锡的文学作品。
# 时间:2024-02-28#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