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一、况属高风晚下,诗情画意相邀
1. 况属高风晚下,诗意盎然
况属高风晚下,这是一句诗词,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况属高风晚下,散绮罗文绣”,意境优美,抒发了诗人闲适恬淡的情怀。况属高风晚下,是指高洁的秋风在傍晚时分徐徐吹拂,带来了诗情画意的美景。这一句诗,将诗人对自然风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融合在一
# 时间:2024-02-27# 阅读:50
-
54阅读
前言
菜根谭,全称《菜根谭:修心养性随笔》,是中国明代洪应明所著的道德格言集,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基础,阐述了修身养性、处世接物、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该书语言清新简练,寓意深刻隽永,被誉为“中华经典智慧宝典”,是许多人修身养性的必读书目。
一、修身养性
1.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菜根谭
# 时间:2024-02-27# 阅读:54
-
57阅读
1. 范晔简介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小字玄平,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东晋时范泰之子,天师道后裔。宋文帝元嘉中,拜著作佐郎,司徒左长史,太宗时出任中书侍郎。范晔博览群书,尤喜《汉书》,自晋、宋以来的国史皆由他参与撰写。其代表作《后汉书》是我国古代史学中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较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之一,与《史记》《汉书》并称“前四史”。《后汉书》
# 时间:2024-02-27# 阅读:57
-
55阅读
一、元宵节的起源
1. 上古时期
元宵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人们在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
2. 汉代
汉代时,元宵节逐渐成为一个民间节日,人们开始在这一天张灯结彩,燃放烟花,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3.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
# 时间:2024-02-27# 阅读:55
-
50阅读
一.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1.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庆佳节。(元稹《元宵》)
2. 一轮明月照天涯,万户灯火闹元宵。(苏轼《元宵》)
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旦》)
4. 笙歌鼓乐闹元宵,欢声笑语满天涯。(李白《元宵》)
5. 灯火辉煌照楼台
# 时间:2024-02-27# 阅读:50
-
48阅读
一、春暖花开,三四月交织的诗意
1. 春风十里,三四月交织着诗意的画卷。
2. 群芳吐艳,百花齐放,描绘出三四月鲜活的色彩。
3. 莺歌燕舞,柳绿花红,谱写出三四月和谐的音符。
二、诗人笔下,三四月盎然的生机
1. 杜甫笔下的三四月,生机盎然,万物复苏。
# 时间:2024-02-27# 阅读:48
-
47阅读
一、何谓“倒屣相迎”
1. 释义与出处
- “倒屣相迎”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指急忙脱下鞋子去迎接客人。后形容殷勤地迎接宾客。
2. 寓意与象征
- “倒屣相迎”体现了待人接物的恭敬、热情和亲切。
二、倒屣相迎的具体表现
1. 笑脸欢迎
# 时间:2024-02-27# 阅读:47
-
56阅读
湖心亭看雪,文人墨客的雪中逸兴
湖心亭看雪,文人墨客的雪中逸兴。湖心亭坐落在杭州西湖湖心,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是西湖十景之一。雪天里,湖心亭银装素裹,美不胜收。文人墨客们纷纷慕名而来,登亭赏雪,吟诗作赋。
湖心亭
# 时间:2024-02-27# 阅读:56
-
60阅读
归去来兮辞序、离骚原文全文注音版、归去来兮辞高中背诵部分解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璀璨夺目的瑰宝。归去来兮辞序、离骚原文全文注音版、归去来兮辞高中背诵部分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之作,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都非常深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味这些经典作品的魅力。
# 时间:2024-02-27# 阅读:60
-
68阅读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唐朝诗人、散文家。元稹是中唐重要的诗人,与白居易合称“元白”,并与李绅、李益号称“三李一元”。元稹诗文俱佳,其诗歌语言清新流畅,情感真挚深沉,风格多样,题材广泛,是唐诗中的重要篇章。
1. 离思别绪:诗中的思乡之情
元稹的诗歌中,离思别绪是常见的主题。他常年在外为官,与家人、朋友聚少离多
# 时间:2024-02-27#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