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乡音无改,鬓毛衰
人生易老,容颜易改,唯乡音难忘。
乡音,是家乡的符号,是故乡的记忆。它承载着我们的乡愁,勾起我们的思乡情怀。无论我们走得多远,乡音总能将我们与故乡紧紧相连。
《诗经·秦风·蒹葭》中有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的伊人是作者思念的人,作者为了寻找伊人
# 时间:2024-03-03# 阅读:40
-
48阅读
1. 诗词中的粮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古代,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在诗词中,经常会提到粮食。
比如,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无家为夷虏,空去作边臣。闻道慈母去,弟子独归身。今年翁八十,过春八十春。耕东亩树桑,织女机相闻。
# 时间:2024-03-03# 阅读:48
-
56阅读
商女不知亡国恨全诗究竟讲了什么
杜牧的这首《泊秦淮》流传甚久、广为传唱,全诗仅四句,却描绘了历史上著名的乌衣巷和秦淮河的盛衰兴亡,以及“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故事。
# 时间:2024-03-03# 阅读:56
-
47阅读
一、诗圣王维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其诗词以清丽淡雅、意境优美著称,在唐诗中独树一帜。他的诗作数量丰富,其中有不少名篇脍炙人口,如《送别》《鹿柴》《山居秋暝》等。
二、送别之情
《送别》是王维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共四句,语言简洁明了,却将送别之情描
# 时间:2024-03-03# 阅读:47
-
54阅读
1. 《临江仙·杨慎》赏析
《临江仙·杨慎》是明代著名诗人杨慎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杨慎的生平和诗风为主题,通过对杨慎遭受政治迫害的遭遇的描写,以及对杨慎诗歌成就的赞赏,表达了对杨慎的同情和敬仰之情。
2. 杨慎简介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新都区)人,祖籍福建浦城。明代著
# 时间:2024-03-03# 阅读:54
-
42阅读
别时容易见时难
1. 人生聚散无常,亲朋好友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而快乐,分别的日子却是漫长而难熬。别离的时刻总是令人感到伤感和不舍,仿佛从此阴阳两隔,再难相见。因此,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许多感人肺腑的送别诗词。
2. 在这些诗词中,最著名的要数王维的《送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对好友即将
# 时间:2024-03-03# 阅读:42
-
46阅读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 缘分天注定,相思终不悔
人生在世,最难得的是遇到一个懂你的人。他可以理解你的喜怒哀乐,可以包容你的缺点和不足,可以和你一起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
缘分是天注定的,是上天的恩赐。当两个有缘人相遇时,就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彼此的心紧紧相连。这种感觉,是幸福的,是甜蜜的,是让人沉醉的。
# 时间:2024-03-03# 阅读:46
-
45阅读
一. 张籍生平简介
张籍,字文昌,号西陵漫士,汉族,唐朝河内(今河南沁阳)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享年五十三岁。张籍早年家境贫寒,年轻时曾游学长安,后考进士不第,遂弃官归隐。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以乐府诗成就卓著,与王建、刘禹锡并称“唐代三大乐府诗人”。
二. 张籍的诗歌创作特色
# 时间:2024-03-03# 阅读:45
-
45阅读
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1. 诗词中的山川异域
诗词中,山川异域是一经常出现的意象,它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例如李白的《蜀道难》,诗中写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描绘了蜀道的险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西南地区的深厚感情。
2. 诗词中的风月同天
在诗词中,风
# 时间:2024-03-03# 阅读:45
-
42阅读
1. 孜孜矻矻的求学经历
在古时候,有位勤奋好学的名叫张三的年轻人,他从小就酷爱读书,总是孜孜矻矻地求学。即使家境贫寒,他也没有放弃学习的梦想。他经常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都用来买书。他每天早早起床,挑灯夜读,废寝忘食。他的努力感动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他最终考上了举人,并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学者。
2. 孜孜矻矻的治学态度
# 时间:2024-03-03# 阅读:42